彩天下

彩天下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
  • 主   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喜迎党代会专场新闻发布会
  • 时   间:2021-12-18 11:30:00
  • 地   点:六盘水迎宾馆五楼多媒体会议室
  • 发布人:市委组织部
相关视频
发布词

奏响时代强音 凝聚发展合力

——六盘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布词

中共六盘水市委宣传部

(2021年12月19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六盘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通报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六盘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旗帜道路,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复兴。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激发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这五年,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主心骨更坚定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五年来,我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发展,不断在求实求深上做文章,在求新求效上下功夫,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人心、凝聚共识。用理论筑牢思想之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核心内容,严格落实学习规则,周密制订学习计划,精心组织专题研讨。2017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共开展集中学习38次,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表率示范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宣讲传递精神之光。依托新时代农民(市民、工人)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阵地,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宣讲团队集中讲、部门系统联动讲、宣讲专员订单讲等方式,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每个角落。2017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开展集中式、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3.4万场,受众达240万人(次)。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聚焦脱贫攻坚、“三线”精神、“三变”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基层调研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市委中心组带头形成39篇调研报告成果,带动全市形成“四新”“四化”等调研报告50余篇,脱贫攻坚理论成果66篇,六盘水“三变”改革形成品牌,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运用。这些调研成果成为推动发展的真知灼见、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

这五年,舆论引导强劲有力,主旋律更高昂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五年来,我们积极践行“四力”,厚植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主流舆论不断壮大,为建设幸福六盘水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将“中国凉都”品牌贯穿对外宣传全程,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软实力逐年增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频道,贵州卫视《新闻联播》推出中国凉都·六盘水形象广告,累计播放3000余次,收看量达26.3亿人次。着力围绕脱贫攻坚、转型升级、“三变”改革等重大主题开展了全国网络媒体脱贫攻坚走进凉都、东盟十国暨“一带一路”媒体行、“新华鹰眼看凉都”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30余场,先后邀请1200余名媒体记者走进凉都,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推出《40岁“江南煤都”六盘水的“绿”变之路》《突围后,再出发——贵州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观察》《看贾西村如何解贫》等重磅报道300余篇,引起强烈反响。“19℃的夏天”“南国冰雪城”“三变”改革发源地等城市“代名词”渐入人心、声名远扬。凉都故事更加精彩。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主题开设专题专栏120余次,推出主题稿件3000余条,全方位展现了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聚焦脱贫攻坚、转型升级、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先后派出采访力量5000余人次,推出各类稿件6万余条,专题专版800余个,凝聚了建设幸福六盘水的磅礴力量。网络声音更加洪亮。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百人百事话百年、相约凉都欢乐消夏、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等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各级主流网络新闻媒体、网络大V和本市影响力较大的政务新媒体,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宣传,得到广大网民的好评和点赞。“如约凉都 美好同学”微博话题阅读量达2.1亿次,新华网航拍“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夏日绿意盎然”播放量202万次,新华网拍摄的“三线之魂”短视频,阅读量突破100万次。传播平台更加丰富。不断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设置,党委及市直重点部门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布助理设置达100%。围绕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大政策等组织策划了50余场新闻发布会,创新将新闻发布会开到“田间地头”,新闻发布工作评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方阵。进一步推动市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微凉都”“视听凉都”“微视六枝”“盘州发布”“水城视线”“钟山融媒”等10余个新媒平台,全市四个县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营运,全部实现“5个100%”。

这五年,精神文明强基固本,正能量更充沛

深植厚培,立根固本。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强化阵地建设,精神家园更加富足。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0余处,培育了红色教育基地27个。红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遗址、红九军团北盘江渡口陈列馆纳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2017年,红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挂牌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35个,让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活动有阵地、学习有氛围、行动有方向。注重道德引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展“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找好人、荐好人、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46人,前不久,杨波同志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实现了我市全国道德模范零的突破。选树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全省道德模范22人,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2人,全市道德模范95人。共有3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43人入选“贵州好人榜”,评选“凉都好人”965人。榜样模范典型的选树,构建起六盘水道德模范的“蓄水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深化创城活动,文明之花美丽绽放。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20年六盘水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连续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获得国家级荣誉30个,省级荣誉196个,市级荣誉1328个。

这五年,文化发展润泽民心,幸福感更强烈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丰富的文艺形式,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文化服务普慧民生。整合各类资金7.28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市有“五馆一院”、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两馆”,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建立文化扶贫、特殊群体服务和群众需求反馈等工作机制,实施“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三下乡”等惠民项目。所有行政村年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超过12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场次以上。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本批次的城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推动市、县两级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市、县、乡、村均建有老年文艺合唱团、秧歌队、广场舞表演队、少数民族歌舞队和各类文艺宣传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创作精品连连。先后推出《天穹的歌谣》《三变》《大三线》《正是青春璀璨时》《决胜乌蒙》《决战乌蒙》等艺术作品320余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5件,省级奖项60余项。《正是青春璀璨时》登陆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段和一套重点时段,成为六盘水本土题材、本土参与制作登上央视黄金强档的第一部电视剧。倾力打造了全省唯一一部全程、全景记录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集《决战乌蒙》《决胜乌蒙》。12月14日,我市文艺家代表吴勇、王鹏翔同志分别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六盘水建市以来首次参加全国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盛会的代表,为六盘水赢得了荣誉。“文化+”模式提速发展。以“三线”文化、民族文化为切入点,不断培育文化载体,打造文化业态,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文化+扶贫”“文化+企业”“文化+健康”等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继规划“音画食尚·东关E寨”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凉都记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小镇、街区),“六盘水希慕遮彝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海坪彝族文化园)”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水城农民画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农民特有的艺术语言”;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成为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国际田联铜标赛事。

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持续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

任  健

(2021年12月18日)

各位记者朋友: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六盘水市纪检监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向大家通报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正风肃纪扬正气,勇毅笃行谱新篇。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七届市纪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一步一个脚印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202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到我市考察调研,对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六盘水在2021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中综合得分93.01分,位居全省第四,比2016年提高了7.8分,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淬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扛牢“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开展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系统在知行合一中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开展党委(党组)履责情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市委管理的党组织书记向市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分系统分领域约谈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考核,推动构建“四责统一”的管党治党新格局。对利用茅台酒等名贵特产资源谋取私利、国有投融资公司外借资金和招商引资合作项目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由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同志领衔对“四化”工作推进情况分块逐项开展调研式监督检查。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靠前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73个,追责问责282人。坚决肃清王晓光等案件恶劣影响,立案审查调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20件123人。

五年来,我们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定不移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农村“组组通”公路项目建设、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等9个专项监察,发现问题2031个。围绕“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接续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服务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腐败问题整治力度,发现民生领域问题线索465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38人,涉及金额1.25亿余元。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督促查找并整改问题762个。创造性开展医保基金使用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41个,涉及违规违约金额1580余万元。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发现粮食购销领域责任、腐败、作风问题93个。扎实推进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工作推进不力“三类问题”219件246人。2021年,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被评为“贵州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五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重要原则,坚定不移做实做细监督首要职责。完成对各市(特区、区)和87家市直单位党组(党委)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全覆盖建立市县乡三级党组织的政治监督线下活页和干部廉政档案,构建起“3+1”监督工作格局。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各市(特区、区)党委书记逐一“面对面”开展监督谈话。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回复组织人事部门党风廉政意见96046人次。创新派驻监督“1+1+4”工作机制、乡镇片区协作工作模式,全市派驻机构和监督检查部门共处置问题线索5809件,立案2534件,党纪政务处分2335人。坚持以“小切口”监督推动“大治理”,专业档案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得到中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督导组肯定并督促全省政法单位推广落实。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267人次;坚持实事求是、精准规范问责,对182个党组织、659名党员领导干部严肃问责。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20名党员干部进行容错和免责,为8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五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三不”一体推进战略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528件6793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7人),党纪政务处分6206人,移送司法机关145人,对80名行贿人采取留置措施,62名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投案,追回赃款赃物价值共计2.62亿元。加大对权力集中、资源富集等领域和单位的反腐力度,立案查处各级“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154件157人。协助市委制定党内政治生态分析评价办法,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意见,建设行贿人信息库,加强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深入开展“一案一整改”,打好“一年一会、一片一书、一正一反”廉政教育组合拳,标本兼治取得新成效,2021年收到检举控告比2016年下降35.3%。

五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恒心韧劲,坚定不移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突出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37起632人。营商环境专项检查工作得到省政府领导肯定,基层单位“牌子满墙挂”专项整治工作经验被写进省纪委全会报告,公车特权问题专项整治得到省纪委省监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借鉴。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露头就打,组织开展全面实施“禁酒令”、制止餐饮浪费、整治“酒疯”地方病等专项监督检查,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15起1141人。建立“四风”突出问题典型案例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485起617人。加强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完善公车管理、津贴补贴和考务费发放等制度。

五年来,我们始终增强深化改革的定力决心,坚定不移推动纪检监察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圆满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市监委在全省第二家挂牌成立。全覆盖摸清监察底数,全要素试用调查措施,全过程规范制度流程,建立52项监察工作制度,成功办理全省第一例“两规”转留置案件。向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15个纪检监察组,加强市纪委市监委对派驻机构的领导,促进“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同步彰显。采取向市管企业、市属学校派驻监察专员办公室,向省级经济开发区派出纪检监察工委,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等形式,推动监察工作横向贯通、纵向延伸。严格落实“两为主一报告”要求,及时主动向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480余次。健全完善内控机制,推动实现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既相互监督制约、又相互协作配合。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告诫嘱托,坚定不移抓好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机关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党建载体,激励创先争优。2017年,市纪委被中央纪委、人社部评定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荣获市级以上表彰33次,纪检监察干部荣获市级以上表彰82人(次)。实施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三年规划,统筹推进政治业务能力提升、人才“双千”、大数据信息化、监督执纪执法保障强化等“四大工程”,聘请23名专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选拔市级执纪执法人才176名,推荐评定省级“双千”人才104名。全覆盖培训纪检监察干部5000余人次,选派450余名干部到反腐、脱贫攻坚等一线锤炼本领。举办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选聘特约监察员并邀请列席市纪委全会,常态化开展内部督查、政治家访、廉政提醒谈话和内部警示教育,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

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开拓奋进,奋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市第八次党代会绘就的“幸福六盘水”多彩画卷早日变成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以组织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保障发展的高质量

——在“砥砺铸辉煌、幸福新征程”喜迎市第八次党代会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词

2021年12月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下)午好!

在市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受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委托,由我向各位新闻界朋友介绍全市组织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围绕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强基础、聚人才强保障,为全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一门心思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点和成效。

一、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一是政治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类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最新安排部署,扎实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五年来,全市共投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6000余万元,举办各类专题培训480余期5.1万人次、凉都学习大讲堂专题讲座42期2.1万人次,组织市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参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专题讲座420余期80万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党内集中教育走深走实。紧紧围绕中央、省委部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我们聚焦学、做、改、建4个关键,明确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党员4个任务清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我们采取“五盯五抓”“三查九看”等方式,聚焦七个目标,强化分类指导,明确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推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完成问题整改1.32万个,领导干部完成问题整改1.57万个。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创新推出了“六访六办”“三走进三感悟”等工作载体,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1.4万余场,切实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让人民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三是政治素质考察常抓常严。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根据不同地区、班子、岗位的干部特点,分类提出政治素质标准和考察要求,全面推行“政治理论必考、政治素质必测、政治表现必谈、政治素质档案必看”的“四必”工作法,全面强化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把关。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强化政治历练、检验政治素质,建立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列席指导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提醒、公示、通报机制,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以更大力度严密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实施“五联五共”党建联建、“凉都先锋”创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七个专项行动”等载体,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一是党的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坚持强功能和抓覆盖有机统一,持续扩大党组织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层级的有效覆盖,党组织数量从2017年的4449个增加到5117个。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31个。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4546个党支部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获省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29个,2021年市人民医院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开展“集中组建、重点孵化”工作,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85.55%、96.02%,推行行业联建模式,设立了“物流先锋”党建联盟、互联网行业联合党组织等,推行“党组织活动周”等做法,有效提升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教育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学校、国企、医院等领域,积极推动党组织向纵深覆盖,组建医院一线医技科室党组织60个,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党组织142个,车间班组、产业基地党组织57个,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在农村、社区领域,探索了联村党委、产业党委、社区大党委、商圈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形式,有效发挥了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基层发展的政治功能。二是党员先锋作用全面彰显。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五年来累计发展党员14000余名,其中35岁及以下年轻党员较2017年增加18.2%,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党员较2017年增加23.95%,党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全面开展“凉都先锋”创建工作,建立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考评机制,把党员的先锋要求、先锋标准、先锋形象具体化,有效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涌现出了“全国改革先锋”余留芬、“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杨波、“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陶正学、“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三是服务中心工作成效全面提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我们组织全员参与攻坚,累计选派轮战干部1.6万余人次,选派驻村干部2200名、第一书记554名,5.8万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注重提升村党组织抓发展带富能力,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积累总额达7.13亿元,较2017年增长2.93亿元;我们着力建强村级队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机制,先后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400余人;我们积极衔接乡村振兴,围绕实施乡村振兴“1333工程”,集中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4条、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100个。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4000余个党组织、9万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下沉一线,547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在交通卡口、留观点、城市社区网格建立临时党支部416个,成立“新冠肺炎阻击战先锋队”237个,8.6万余名党员自愿捐款809.13万元支援疫情防控,26名同志火线入党,在全市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园联建等方式,组建联村党委104个,并通过“龙头企业+村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基地”,组建刺梨、猕猴桃等166个产业链党组织,助推了农业产业发展;聚焦园区首位产业,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组织前、中、后端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搭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71个,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240余个,组织460余家单位、60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报到服务,探索推行“红色物业”、“四联四破”党建引领老旧社区治理等模式,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三、以更优导向建好干部队伍,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导向更加鲜明。坚持把选人用人工作作为事关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来抓,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用、管工作链条,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一是注重在重大考验中识别干部。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7个方面22条措施,坚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注重在重大斗争、重大任务、重大实践、重大考验中考察干部、识别干部,真正让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干部有位子、有平台。五年来,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重大任务中提拔干部、使用干部、晋升职级1300余人,有效激励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善作善成。二是注重围绕事业发展需求选配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紧扣市委重大战略布局,注重向“四化”“四新”前线配强干部,重点培养选拔熟悉工业经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近年来在“四新”“四化”一线提拔干部、使用干部、晋升职级210人。以集中换届为契机,着力选优配强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分别下降4.4岁、4.5岁,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的占比分别提高26.3%、32.6%,一大批熟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基层治理的干部选拔进入县乡领导班子。三是注重实践历练培育干部。出台《关于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干部梯次培养配备的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先后开展年轻干部“下基层、进机关”培养锻炼、“五个一线”跟岗锻炼、市直单位科级干部交流轮岗等工作,选派70余名市直机关干部到乡镇挂任党政班子副职、65名年轻干部深入“五个一线”跟岗培养、80余名干部到中直单位、东部发达地区和对口帮扶城市挂职锻炼、241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形成上下联动、立体培养的工作体系。

四、以更宽视野集聚各类人才,爱才聚才、拴心留人的环境更加优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坚持“七个并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抓引进、强培育、重使用、优服务”四大工程,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一是人才政策体系呈现新突破。以服务“四新”“四化”为方向,制定出台人才引进、培育等政策、办法40余个,形成“2+X”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精准用才、授权松绑、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长期关切的一些“痛点”“堵点”问题,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人才引进培育取得新成效。坚持市外引进与市内培育并重,紧盯园区首位产业和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依托贵州人才博览会、数博会、妥乐论坛等重大开放性平台,向各路英才广发“英雄帖”,引进各类人才6800余名,通过“绿色通道”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名。持续推进实施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市管专家培养计划,累计纳入培养对象1132名,命名市管专家223名。培育省管专家、省管核心专家和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入选“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访问学者42人。全市人才规模总量从2017年34.56万人增长到2020年底42.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由4970人增加到6500人,为“十四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三是人才创业平台实现新发展。充分借助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加大与对口帮扶城市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对接力度,与东部城市互派教育、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1827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和激励力度,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潜力,帮助各类人才申报项目获批281个,争取立项经费1585万元,授权专利500余项,每万人专利拥有量五年来增长246.15%。加大国家级、省级人才平台载体申报,全市建成国家级平台及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人才平台15个,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四是服务保障水平得到新提升。建立市领导联系专家人才机制,通过定期走访联系,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困难问题。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投入人才经费2520余万元,全面保障专家津贴、购房补贴、专家科研成果奖励等各类人才待遇政策落地落实。实行高层次人才直通服务,发放人才服务绿卡450余张,从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方面提供人才服务4200余次。着力完善服务阵地,精心打造交通便捷、温馨舒适和设施齐全的实体化“人才之家”,整合“96567”人才服务热线,为人才提供诉求办理、研讨交流和项目合作的服务平台,在全市营造了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市第八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坚持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在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展现新气象,在建设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上展现新担当,在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推动人才大汇聚上展现新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焦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发挥政治巡察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市委巡察办喜迎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2021年12月1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对六盘水巡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七届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深化政治监督,全市巡察工作总体呈现稳中求进、巩固深化、融合发展、规范高效的良好态势。

一、市委高位推动,高质量完成巡察监督全覆盖。2020年9月,赵乐际同志到六盘水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巡察工作。取得这份成绩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委和市委主要领导对巡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17年12月,我市率先在全省调整由市委书记担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始终坚持把巡察全覆盖作为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根本要求,科学制定《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六盘水市村(居)党组织巡察监督全覆盖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细化巡察工作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于2020年底圆满完成对市委管理的99家党组织、各县区党委管理的423家党组织和1145个村(居)党组织监督全覆盖任务。五年来,市县两级巡察组累计发现问题16621个,移交问题线索2009件,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转立案544件647人,党纪政务处分541人,移送司法机关24人,持续释放震慑遏制治本效应。

二、搭建综合平台,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市委巡察一贯注重与省委巡视的联动,省委巡视六盘水期间,市县同步组建巡察组开展巡察。在省第五巡察指导督导组进驻六盘水工作时,同步组建工作组对县区开展指导督导。按照省委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8个方面18条措施,我们结合实际细化成8个方面24项具体任务,明确各县区、市县相关部门责任事项,层层压实市县巡察工作主体责任。市委巡察机构还采取提级“示范带动巡”、时间对象 “齐步走”等方式与县区联动,统筹对市县两级 “四大办”、常委所在单位等44个党组织开展联动巡察。在市委第六轮巡察中,我们统筹四个县区巡察力量,采取“交叉推磨式”的方式,对情况较为复杂、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4个县直部门开展交叉巡察,共发现问题52个,发现问题线索18件28人。同时,市委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信访、编办等10余家部门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从建立健全情况通报、人员选派、巡察期间沟通协调、成果运用协作、巡察整改监督等5个方面,明确协作配合的职责分工、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做到有序衔接、共享监督成果,增强监督合力。统筹衔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充分发挥“四项监督”贯通融合作用,巡察组进驻时市纪委市监委派驻机构同步安排1名同志跟进监督,共同查找问题、共同研判问题、共同反馈问题、共同督促整改。涉粮问题专项巡察期间,市纪委市监委专门成立4个涉粮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检查组,与四个专项巡察组“一对一”联动,发挥1+1>2的效果。

三、坚持系统思维,发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发挥巡察监督联系服务群众纽带功能的实施意见》,指导市县巡察组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第一轮以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破题以来,坚持每轮针对脱贫攻坚开展巡察,直至市县顺利减贫摘帽。通过市级提级带动巡、县级统筹推动巡,以及巡乡带村、专项巡察、片区交叉巡察等方式,紧扣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四落实八看”等重点任务,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方面问题5353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市委提级巡察24个乡镇、4个委托县区管理的县级单位、2个县直部门、43个行政村,发现“三个聚焦”问题504个、线索232件240人。从第三轮巡察开始,采取“板块轮动、分类进行”的方式,把巡察对象分为脱贫攻坚、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医院学校、国企园区五大板块系统巡察,把巡察对象放在所处行业板块来研究,重点分析巡察发现需要共推共改的问题,推动问题系统治理。市委第五轮聚焦国有企业投资融资、项目建设、企业党建、保值增值等问题开展巡察;第六轮重点围绕资金多、项目多、问题多的经济开发区开展巡察,统筹解决各领域共性问题、倾向性问题。

四、深化成果运用,抓好问题整改确保巡察质量。坚持书记专题会听取巡察情况汇报时点人点事点问题。推动市县两级形成“6565”巡察整改工作机制,通过“六反馈”压实整改责任,“五个一”明确整改要求,“六个一”强化整改督促,“五个不放过”确保整改实效。采取“集中反馈+单独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关联性大、即将进驻巡察和未被巡察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集中反馈会议,点名道姓通报巡察发现的典型问题,传导整改压力。截至目前,市县巡察反馈问题15542个,整改15012个,整改完成率96.59%,推动修订和新建制度5251个。其中市委巡察反馈问题2350个,整改完成2276个,整改完成率96.85%。巡察中既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又发现违法违纪个案问题,为反腐败斗争提供“靶子”。纪检机关通过优先查办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先后查处了市水务局原局长李文科、市妇幼保健院原院长刘春萍、水城经济开发区高开公司原董事长王敏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有效形成震慑。

五、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2017年以来,通过巡察进驻前重点培训、日常教育培训及外出学习相结合,采取邀请专家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干代训”、巡察干部上讲台、巡察业务“大比武”、巡察业务培训考试等方式,推进巡察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累计培训巡察干部4000余人次,选派巡察干部到省委巡视机构上挂学习锻炼、外出培训21人次,巡察干部的业务能力有效提升。对抽调巡察干部坚持严管厚爱,明确抽调干部连续参加巡察工作一年以上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对抽调干部按20%的比例进行通报表扬,2019年以来共有22名抽调干部在市委巡察机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不占抽调单位优秀名额,巡察岗位逐渐成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市县巡察机构始终把巡察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监督重点上,根据《贵州省巡察“三个聚焦”监督重点细化清单》,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市县直部门和村(居)巡察“三个聚焦”监督重点,指导市县巡察组按图施工、照单巡察。在工作流程上,立足业务指导、统筹协调、干部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台35个制度,围绕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6个环节编撰《市委巡察工作手册》,确保巡察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化政治巡察为主线,以建立上下联动、贯通融合监督格局为重点,以健全完善机制制度为支撑,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持续提升监督效能,与时俱进推动我市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巡察工作情况介绍完毕,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媒体报道

12月18日,喜迎六盘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专场举行。本次发布会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在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察工作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发布。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党建,高质量的发展就没有依托。五年来,六盘水充分发挥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各项部署,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巩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形象不断持续彰显,全市上下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市第八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在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展现新气象;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持续提升监督效能,与时俱进推动我市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将持续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开拓奋进,奋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市第八次党代会绘就的“幸福六盘水”多彩画卷早日变成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

发布会上,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就六盘水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新型工业化、市纪委市监委在“小切口”监督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发挥巡察纽带功能的实施意见有哪些比较生动的实践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 张 兰)

往期新闻发布会>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