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彩天下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
  • 主   题: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画卷 喜迎党代会专场新闻发布会
  • 时   间:2021-12-15 15:00:00
  • 地   点:六盘水迎宾馆五楼多媒体会议室
  • 发布人:六盘水市教育局
相关视频
发布词

六盘水市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成效新闻发布词

教育事业,维系着六盘水的文脉传承,塑造着当代六盘水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六盘水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发展教育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全方位推进,不断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加速提升,全市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聚焦党建引领,党对教育领导能力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成立市、县党委教育工委和市级教育团工委,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900余个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创建深化“双培三节四心五子”党建品牌建设,突出抓好“四心向党”党建品牌建设,针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学段,分别以“童心向党”“红心向党”“忠心向党”“决心向党”为主题开展教育,有效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推进,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中小学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六盘水市召开。

聚焦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追赶跨越三年攻坚,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教育投入近83亿元,建成投用教育工程项目1232个,新增学位8.42万个。截至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1%、98.3%、95.13%和41.76%,较2016年末分别提高14.2、7.83、8.32和3.16个百分点。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实现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聚焦脱贫攻坚,教育民生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市3万余名教职工奔赴脱贫一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歼灭战,国家和省对市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均以“零问题”“零差错”通过。2021年,市教育局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累计劝返辍学学生10299人次,2960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累计发放各项学生资助资金37.09亿元,惠及学生287.58万人次,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2017年全省学前教育现场会、2021年全省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现场观摩会、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暨提高安置点学校教育质量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招入学政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由6.5岁降到6岁,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全市彻底告别大班额时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近80万师生员工安全保障到位,安全顺利完成史上最难的开学复课和最难的高考组织任务。

聚焦五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五年来,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89所、县级示范幼儿园158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所数排名全省第三。提前2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强化质量监测、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综合措施,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提升。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与大连市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1+1”改革试验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3所。2020—2021赛季全国冰壶冠军赛,六盘水市代表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大山里的宝藏乐队海嘎小学的学生乐队受到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水城区发耳小学《苗家儿女心向党》节目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少儿文艺晚会。

聚焦素质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养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教师队伍引培工程,招聘教师6712人,培训教师107.57万人次,逐步建立起“新任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阶梯式培养成长体系。累计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4368名。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卜玉莲,全国优秀教师余粉桃、申勇、张桂菊,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石艳等一批优秀教师。朱琴、花登立2名教师入选“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陈燕芬老师获第十四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成功创建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5所、省级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基地校4所、省级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优秀工作案例)示范校2所、省级“百校扶百校”基地校5所。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市三中、市五中、盘州市第二中学等3个实习基地。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六盘水市第三中学等28所学校被评为“贵州省‘国培计划’学校教师培训项目基地学校”。

聚焦实用高效,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启动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的经开区校区建设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业院校学生人数从2017年的2.4万人,增加到2021年4.7万人,规模将近翻一倍。创建全国示范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优质学校和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校2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1所。五年来,我市职业院校师生获国家、省级各类职业技能赛事奖项244人次,涌现出了万磊、常春柱、刘善政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聚集改革创新,开放协作力度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全面发力,实施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启动公办学校教师员额制管理改革试点,落实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经费保障事项。实现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标准统一,教育投入保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深化与大连、中山、贵阳等地合作,实现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高校对口帮扶合作全覆盖,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经验走上全国东西部协作培训会讲台,教育东西部协作考核实现“三连好”。

教育承载着六盘水的前途与未来,寄托着全市人民群众的希望与期盼。“十四五”期间,六盘水教育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大的改革力度,更准的方法措施,围绕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核心,着力补短板、抓改革、强队伍、提质量,切实抓好中高考改革、“双减”政策落实、五项管理等各项工作,办好凉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六盘水市民政局全市基本民生保障

工作成效情况通报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焕品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民政工作和民政民生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把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民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简要通报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按照“抓兜底强保障、抓养老强供给、抓社区强治理、抓福利强普惠、抓便民强服务、抓作风强建设”和“做实基础、做优服务、做亮品牌、做大影响”的“六抓四做”总体思路,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各项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战疫情、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项制度衔接更加有效。不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提高低保标准,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2.91万名,特困供养对象0.55万名,享受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共13.7万名,其中享受农村低保9.05万名、城市低保4.2万名、特困供养0.45万名,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超过扶贫标准332元。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低保衔接,“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11148户33446名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享受城乡低保,其中享受农村低保对象有1100户3300名,月发放金额约89.6万元;享受城市低保对象10048户30146名,月发放金额约1196.8万元。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移民一次性临时救助政策,对确已搬迁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未纳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13845.9万元,受益人口92306人。

二是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675元/月、4332元/年,与“十二五”末年相比分别提高36.36%和64.0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013元/月,较“十二五”末年提高了153.25%;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救助标准大幅提高,最高救助5万元,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按当地低保标准的10%—30%增发低保金。

三是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有效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9.45亿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金31.82亿元、特困供养金3.28亿元、临时救助金2.39亿元、临时价格补贴1.93亿元、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生活费0.03亿元。

四是特殊未成年人兜底保障网织密织牢。加强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扎实开展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在制度完善、体系建设、关爱服务、救助保障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解决留守未成年人无人监护、失学辍学、无户籍等现实问题,为留守未成年人提供了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十三五”期末,全市有留守未成年人17729人、困境未成年人2584人,留守未成年人人数较2016年减少11000余人;将13167名符合低保、医疗等救助条件的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全部纳入救助,没有无人监护的孩子。

五是孤儿保障工作持续强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儿童福利院5 家,集中供养孤儿57 人,散居孤儿746人。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600元,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1050元。全市孤儿数量从1200余人逐年递减。

六是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全面实施。2020年,我市民政、公安、卫生健康、团委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保障机制,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每月参照孤儿标准发放105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截至2020年底,共有1217人纳入保障范畴。

七是不断加大流浪救助工作力度。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救助机构5家。开展救助机构隐患排查和全面整改工作,加强救助规范化建设。做好每年度“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为务工无着落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温暖,“十三五”期间共救助临时困难和流浪乞讨人员10727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48人次,残疾人807人次。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政部门服务的低收入群众、孤儿、特困人员、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等,处在收入的最底端。他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人民生活的底线水平,影响共同富裕的进度、成色和质量。目前我市基本民生保障的体系已经构建,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与新时代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基本民生保障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些政策还没有做到有机耦合、系统集成,供给水平离广大特殊困难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工作能力与承担的职责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聚焦特殊困难群众的需求,适度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一起迈向共同富裕。在保障对象上,要在“补缺”基础上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福利服务范围。比如,社会救助对象要从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向更多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延伸;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要从政府兜底保障的特困老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向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拓展。在保障内容上,从资金物质为主,逐步向资金物质、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拓展,更好满足各类特殊困难群众的需求。在手段方式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机制,从过去的“人找政策”,逐步向“政策找人”转变。在保障水平上,科学合理完善各类救助保障补助标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总之,我们将认真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彰显民政使命和担当。

“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市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情况介绍

各位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感谢大家对六盘水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741公里,公路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为149公里/百平方公里。航道统计里程382公里。铁路里程842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72公里),路网密度为85公里/万平方公里。

下面,我向大家具体介绍六盘水市“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时期,我市以贯彻执行《六盘水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主线,加快以高速公路、“383”重大交通公路、农村公路和铁路民航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现县县通高铁、村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589亿元,完成铁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公路水路较“十二五”期间457亿元超出29个百分点,按照投资乘数计算,“十三五”公路水路投资对GDP贡献约706亿元。同时,我市积极向上争取交通建设补助资金223.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显著。铁路方面,“十三五”期,累计完成投资约146亿元。安六铁路的建成,标志着六盘水实现“县县通高铁”。公路方面,①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十二五”末的319公里增加到440公里,已建成“三横一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网。②国省道改造完成283公里,全市国道二级以上等级公路从160公里增加至369公里,比重由39%提升至64%,省道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从640公里提高到707公里,比重由47%提升至52%。③建成乡镇通二级公路15个173公里,全市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71%。产业园区100%通二级及以上公路,27个A级景区93%通三级及以上公路。④建成5935公里通村水泥路,实现100%行政村通畅。建成6434公里组组通公路,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由32%提升至100%。⑤已成功创建2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钟山区、盘州市),2个省级示范县(六枝特区、水城区),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客运站场方面,建成一级客运站2个,农村乡镇客运站79个,全市所有乡镇100%建有客运站。水运方面,全市航道统计里程达382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80公里。建成光照库区航运建设工程10个停靠点和8座便民码头。民航方面,月照机场主要城市航线增加到11条,航空网络进一步完善。

三是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累计处治农村公路临崖、临水等隐患里程764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改造32座,新增国省道灾毁恢复治理工程199公里,公路大中修工程184公里,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以上就是“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情况。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建设机遇,结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在2025年实现“一完成(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两提升(提升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四优化(优化交通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支撑)”的具体目标。

展望到2035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文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交通运输“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省内前列”,为六盘水市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

谢谢大家!

党建引领促发展  提升能力为人民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十三五”时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了《中共六盘水市委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启了健康六盘水建设新征程、全民健康新时代。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抢抓发展机遇,深入实施“百院大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到2020年7.27张、2.22人、3.43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020年的16.16/10万、7.56‰、5.64‰。

一、公立医院党建持续深化。始终坚持发挥党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实现了全市公办医疗机构党的工作全覆盖。2021年市人民医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健康扶贫圆满收官。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三个三”任务,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以上标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并配有合格医生。东西部协作成效明显,在大连市、衢州市的帮助指导下,全市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1项,六盘水市2020年度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2021年4月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仅用15天时间就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先后派出103名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大连、省将军山医院等地。12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201.12万人,全面建成65个秋冬季疫情防控能力项目,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达18家,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1月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获得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四、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全市三级医院从5家增加到7家,新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首钢水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2家(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1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五、爱国卫生运动成果丰硕。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61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成功创建678个“贵州省卫生村”。

六是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500/10万以下,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达到基本消除麻风病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入选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健康促进工作稳步发展,钟山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水城区、钟山区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

七是医疗环境持续改善。将“平安医院”建设纳入扫黑除恶斗争,创造良好医疗环境。2020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委通报表扬我市为2018-2019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地区;市卫生健康局被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评为“2019年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突出单位”。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六盘水市就业工作成效情况通报

——在12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长期以来新闻界对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我市就业创业工作情况。

2017年以来,我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不断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五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23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04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总体来看,全市未发生大规模失业情况,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就业帮扶、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等工作,提请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六盘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工作的通知》《六盘水市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二十条措施》等文件,不断完善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政策体系。将“六盘水市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和“六盘水市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领导小组”合并为“六盘水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协调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就业保障资金投入,五年来全市共收到上级就业补助资金7.05亿元,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3亿元,其中职业培训补贴1.34亿元,社会保险补贴2.05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3.22亿元,就业扶贫援助补贴0.18亿元,就业见习补贴0.31亿元,求职创业补贴0.18亿元,其他补贴0.75亿元。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得新成就。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共认定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58家,有职业技能培训师资705人,创业培训师资575人(其中国家级创业培训师3人)。结合电商发展和直播带货需求,大力开展“短平快”农业技能培训和中长期项目制培训。五年来,全市统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培训后就业18.1万人,就业率78.7%。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鉴定)合格10727人,其中初级工3688人,中级工3638人,高级工2567人,技师825人,高级技师9人,高技能人才规模进一步壮大。

三是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开拓新局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多渠道提供就业创业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转移就业。疫情发生以来,节前积极倡导省外务工人员在务工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生命健康安全;节后为返岗复工和新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疫情防控、岗位推荐、返岗复工政策宣传、赠予口罩等服务。五年来,全市累计实名制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97万人,实现就业2.64万人,就业率88.88%。全市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66.05万人,跨省务工41.45万人。全市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84万人次,累计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29.66万人次。对“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主要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全市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5万人。

四是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出新成果。充分发挥创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自主创业者,给予创业扶持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五年来,全市共兑现创业扶持补贴1173户1151.8万元,带动就业2061人。同时,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线上”受理;“线下”增设申请渠道,在各市(特区、区)建立“一站式”创业担保贷款服务中心,通过创建“一个系统”、优化线上线下“二种服务”、构建审批放贷“三方监督”。五年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万笔16亿元,拉动投资22.5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其中“线上”提供查验征信服务3733人次,发放贷款3384人2.5亿元。该项目获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交流展示活动“城市创业优秀展示项目奖”。目前,全市建成2个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7个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点,带动就业4287人。

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呈现新气象。牢牢守住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一户一就业”的底线,通过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强就业帮扶载体建设、开发公益专岗等措施,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市有劳动力脱贫家庭12.95万户32.79万人,已实现就业12.95万户30.28万人,就业率92.35%,户均劳动力2.53人,户均就业2.34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任务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促进脱贫劳动力转移到广东省稳岗就业750人,帮助831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转移315名脱贫劳动力到其他省份就业。全市86个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共吸纳6773人就业。对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农村就业困难群体主要通过开发农村保洁、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援助补贴岗位)进行安置。五年来,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4889人。

六是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建立1个市级、4个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85个乡(镇、街道)人社服务中心,1094个村级社会保障服务站,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464场次,参加企业1.53万家,提供用工岗位8.4万个。2021年,市就业局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表彰。

我市就业创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劳动力仍处于就业不稳定状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六稳”六保”,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加强特殊群体就业帮扶,有效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四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继续加大创业指导工作力度,以创业促就业,建立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机制,帮助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落实创业促进政策,鼓励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同时,充分运用部门官网、微信公众号、政府网、报纸及相关媒体平台,持续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加强政策和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就业系统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把握和经办能力。同时,促进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共同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三是继续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突出保市场主体,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金融支持,最大限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扎实推进创业创新,支持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确保“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同时,继续加大就业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复转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全市就业形势始终保持稳定。

谢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

媒体报道

12月17日下午,喜迎六盘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幸福画卷专场举行。本次发布会重点对“十三五”期间我市在教育事业、卫生健康、就业保障、基本民生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发布。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事,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纾民困,着力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完善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增强。近年来,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加速提升,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和“百院大战”项目,整体医疗卫生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42.23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04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基本民生保障的不断完善,成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关键所在;交通运输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构建了以铁路民航为支撑、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脉络、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巩固“四省立交桥”和“贵州西部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地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各部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刻画六盘水民生事业的幸福画卷。

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就六盘水如何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十四五”期间六盘水市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规划、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基本民生保障的重点任务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往期新闻发布会>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