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走进凉都 » 畅游凉都 » 凉都文化 » 三线文化
老同志的“ 三线 ”情怀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任天成:只讲奉献 不讲索取


任天成和同事在一起(中)。 赵 明 提供

“我非常感谢‘三线’建设那段岁月,那是对我世界观的形成影响非常重要的一段岁月。”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每当回忆起参与“三线”建设的日子,任天成都感觉犹如昨天。

今年76岁的任天成是原六盘水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省地质学会副会长、国家级矿产督察员。

1970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的任天成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请缨参与“三线”建设,那年他24岁。看到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参与“三线”建设,出生在盘州市(原盘县特区)的任天成觉得自己更要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便主动回到了家乡。

起初,任天成被分配到六枝特区的四角田矿工作。在四角田矿实习的那一年,他的工作可以说是“暗无天日”,因为一直都在井下搞掘进、打巷道,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且危险无处不在。记得有一次在打眼的时候,杆子掉下来把雷管炸药砸得粉碎,所幸没有发生爆炸。“如果发生爆炸,我们几个全部都会没命。那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捡回了一条命。”尽管遇到这样的危险,任天成和放炮员、瓦检员仍然坚持在井下一直到工作结束。

一年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任天成被分配到生产技术科的地质组搞矿井地质工作。“那个时候国际形势不好,要大炼钢铁制造枪炮,为了提高产量,大家都在争抢时间,在井下每个人都要扛两米多长的木柱子,有的甚至重上百斤,在风井、回风道里面跑,而且要跑得比较快才能够跟得上需要。矿井里全是煤灰,大家跑得越快,灰尘就到处飞扬,随时都能听到工友们被煤灰呛得干咳的声音。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大家都没有退缩,那个时候只讲奉献,只想为‘三线’建设出一份力。”对任天成来说,这就是“三线”精神。

每一次从危险之中脱身,任天成都觉得是一次重生。刚到生产技术科不久,组长就带着他们去查石门的一个反眼。反眼打的是溜煤眼,有12米多高,任天成觉得自己年轻,应该冲到工友们前面去,没想到一上去就被瓦斯熏晕了,当时就从12米高的地方掉了下去。醒过来的时候,任天成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脚和腰痛得动弹不了。医生告诉他,脚和腰部多处骨折,还好当时摔下去的时候他昏迷了没有挣扎,要是他稍微挣扎一下的话早就没命了。

“那一次事故后,我觉得自己又捡回了一条命,虽然到现在腿部还留有隐疾,走路不便,但是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中的财富。”任天成说,经历过这些事故后,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地专注投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矿井实际结合起来,避免了很多的事故发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三线”精神就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作为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任天成认为每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发扬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优良传统,把国家建得更加繁荣富强。(乌蒙新报记者 高永彦)

俞惕生:忆苦思甜,让“三线”精神放光芒

俞惕生翻看父母生前的照片。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告别故土和亲人,从全国各地奔赴乌蒙腹地,担负起修铁路、打钻井、开煤矿、架电线、建高炉、办工厂的繁重任务。他们怀着一腔热血到荒山野岭艰苦创业,住的是油毛毡、干打垒,吃的是苞谷饭、窝窝头,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为1964年水城地区“三线”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前期基础,他们便是早期“三线”建设者。

原水矿集团那罗矿原总会计师俞惕生,便是早期“三线”建设者中的一员。

“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因为长期英勇奋斗积劳成疾去世了。作为烈士的后代,继承父母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一生都为之践行的坚定理想。”

1958年,年仅16岁的俞惕生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和“支边光荣”的时代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别亲人,远涉千里,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从繁华的大城市义无反顾来到水城,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住下来,一心投入生产,这一住便是63年。

“那时候,我从上海到贵州坐火车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那时候的条件苦啊,很多地方甚至都还没有通路。”辗转数日,俞惕生终于到达贵阳,在贵阳培训三个月后,上过初中、学财务专业的俞惕生被分配到了汪家寨水城建井工程处工作。

“记得刚来到汪家寨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一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周围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家。我们买办公用品都只能到当时的水城县去买,走路差不多都要五个小时。”俞惕生说,最让他难忘的是,来这的第一个年三十是在一个荒山上过的。当时条件艰苦,大家没有固定的住所,晚上都是住在帐篷里,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要有人守夜,因为野兽很多。

“来到这不久,我们就碰上了三年严重困难时期。那时候,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有不少同志,因为身体坚持不了生了病,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我当时也因为吃不饱,没有营养,得了浮肿病,头上发亮,手上一按一个窝,腿上一按也是一个窝,幸运的是,我们熬过了那段艰难时光。”回忆起那段岁月,俞惕生至今都还难以忘怀。

“回忆以前的苦,是为了更加珍惜现在的甜。”俞惕生说,度过了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后,一切都逐渐走上了正轨,矿井建好了,出煤量也逐年增多,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看着现在六盘水市的发展,作为曾经参与建设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俞惕生说,现在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提高了,老“三线”建设者们也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除了我们这一代人以外,我们的年轻人也不能忘记这100多年中国是怎么走过来的,希望年轻的同志能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俞惕生说。

在“三线”建设这个漫长的征程中,有很多像俞惕生一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线”建设者。他们在深山老林、荒原旷野,在渺无人迹的不毛之地,实践着他们的理想和誓言,用双手为六盘水的未来描绘蓝图、夯打根基,同时,还留下了宝贵的“三线”精神。

如今,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已经白发苍苍,但“三线”精神已成为六盘水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六盘水人民将继续不断传承好“三线”精神,让更多的人从这片红色沃土上感受精神力量,迸发爱国情怀,让“三线”精神永放光芒,谱写凉都新篇章!(记者 唐 平)

彭海泉:尽己所能,让“三线”精神代代传

彭海泉正在讲解“三线”历史。

    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三线”建设,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历程,那是一段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

首钢水钢退休职工、雷锋同志的好友彭海泉,便是这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之一。

1966年6月,彭海泉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到祖国大西南去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积极报名到当时叫做“603工程”的水钢。从此,这里便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故乡。至今,祖孙三代里有11个是水钢职工,水钢已经成为他不可割舍的“家”。

“住的是帐篷,吃的苞谷饭、红苕干,基本没有什么蔬菜,吃的、住的、工作环境都与鞍钢相差甚远,艰苦到你无法想象。”回想刚来水钢时的情景,彭海泉历历在目。

“那时的气候很极端,毛毛雨一年下到头,终年见不到几次阳光,帐篷里的衣服总是湿润的,干不透。到处是黄泥土,稍有一点雨,一脚踩下去就陷下三四十厘米,往往连鞋都拔不出来。”所有建设者在报到时就能领取“三件宝”——雨衣、水鞋、大棉袄。彭海泉说,其实当时的必需品还有一样——手电筒。当时,手电筒是唯一的照明用具。雨大离不开雨衣,雨小就带草帽,棉袄不离身,因为即使是晴天,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快。夜间出行、上厕所则离不开手电简。

“当年的景象现在根本就无法想象,可是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脑子里就是想着:我们干好了,毛主席老人家就能睡好觉了!”彭海泉和其他“三线”建设者一样,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只要心存感恩,什么岗位上都能为人民服务……我一直把雷锋对我说的话记在心中。”彭海泉说,从鞍钢到水钢,雷锋精神一直影响着他,无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雷锋,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一年365天,彭海泉有350天在单位,剩下的10多天在开会。他在工作岗位上的三十多年,就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一万多天。

2000年,彭海泉光荣退休,退休后因工作需要,单位请他回去帮忙搞施工,三年后任务完成他才真正开始赋闲的退休生活。

“我在家里闲不住,还是想工作。”退休后,彭海泉一直在首钢水钢离退休服务管理中心动力服务站担任党支部书记,为服务老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可以协助党支部干一些党建工作,感觉要为水钢继续做点什么心里才踏实。”就这样,彭海泉不停地践行着雷锋精神。

如今,81岁的他依然发挥着余热,除了为老同志服务,还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的志愿者宣传讲解员。

“‘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人’是六盘水的脉。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的六盘水。正因如此,留住‘根’、护好‘本’、守住‘魂’,代代传承‘三线’建设红色基因脉络,是每一个六盘水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今年6月以来,彭海泉已经进行了6次义务宣讲。

“老一辈人的‘三线’精神不能丢,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丢!”成为志愿者宣传讲解员,彭海泉很高兴,每天忙着为讲好‘三线’故事、‘三线’精神、雷锋精神积极备课、上课,不知疲倦。他说,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当年的大“三线”是怎么回事,“三线”精神、雷锋精神应该代代传下去!(记者 杨小敏)

徐春刚:做好“三线”精神的传帮带

徐春刚(右)向广大党员宣讲《传承“三线”精神,促进民族团结》。(钟山融媒供图)

1946年出生的徐春刚是辽宁本溪人。1968年8月他从本溪钢铁学校毕业以后,就响应毛主席号召,积极参加“三线”建设,成为了水钢的一名工人。如今,早已退休的他是六盘水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以及民族团结进步讲师团的一名讲师。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过七旬的徐春刚仍然心潮澎湃,话匣子一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

1968年,22岁的徐春刚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号召的鼓舞下,怀揣着“建设祖国战略大后方”的梦想,和同学们花了9天时间,转了7次绿皮火车来到水城,从此与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到水城,就给了徐春刚和同学们一个“下马威”:吃的是粗粮,副食只有干菜、辣椒,一年难得吃上一两回肉;喝的是河沟水;住的是干打垒和帐篷;走的全是泥巴路,而且山上还有狼,一个人都不敢单独出门;用的日用品也很难买到,他所用的肥皂、牙膏等都是从东北邮寄来的。来时领取的“三件宝”——雨衣、水鞋和大棉袄,一穿就是一整天,工作时还不觉得,回到家,鞋里倒出来的全是水,雨衣和棉袄裹得全身都是汗,而且也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用毛巾将就着擦一擦。

条件艰苦、工作艰辛,没有吓退像徐春刚这样的“三线”建设者。对于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能一直坚持,徐春刚感慨地说:“一直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就是想把企业建起来,为国家建设出点力。”

在徐春刚心里,他从未后悔离开家乡到水城奉献自己的一生。

经过建设者们40多年的奋斗和努力,早在2012年水钢就已实现产钢500万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钢材。

“我经历过这段历史,我感到很骄傲。”徐春刚说,昔日一穷二白、贫穷落后的六盘水已经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如今的六盘水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了从“西南煤都”到避暑休闲之都、健康养生之地的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徐春刚说,面对重重困难,“三线”建设者们没有退却,也不会退却。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是“三线”人,锤炼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三线”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六盘水人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水钢工作38年,徐春刚充满了感恩。他说,是党和国家给了他好日子,感到很幸福,也很自豪。

虽然现在徐春刚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一直努力做好“三线”建设的传帮带。退休后的这十多年,他撰写演讲稿及宣传材料100余份,30多万字,宣讲200余场次,听众累计达20余万人,40多个学校、机关、社区、乡镇留下了他的足迹。(乌蒙新报记者 巫 娜)

彭永学:做“三线”精神最给力的“推销员”

彭永学正在翻阅《乌蒙深处的记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做出全面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广袤的“三线”地区建成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大后方。

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史,六盘水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二十多万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六盘水,投身六盘水“三线”建设,为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全面推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6月18日下午,记者拜访了“三线”建设的见证者之一彭永学,听他亲口讲述自己的“三线”情怀。见到彭永学时,他正在为6月19日在红桥学校宣讲的一场题为《三线建设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党课作准备。他说:“我们的下一代要做到真正的弘扬和传承‘三线’精神,首先要对‘三线’建设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了解。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三线’建设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采访期间,彭永学拿出了一本名为《乌蒙深处的记忆》的书籍,那是他从2017年12月起,历时9个月,拜访了74名曾经参加六盘水“三线”建设的老领导、老同志,根据记录整理编纂的书籍,里面包含61篇回忆文章。

翻开《乌蒙深处的记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张张久远却有着深刻意义的老照片完整地讲述了为六盘水“三线”建设付出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建设者的故事。在拜访这些老同志的时候,有人对彭永学说:“感谢你呀,再不写,我们就要走光咯。”许多老同志即使年事已高或是行动不便,依然含泪向他讲述着那一段段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每每想起那段拜访的时光,彭永学的眼里就会闪烁着泪光,每一个人物和故事的采写都深深地敲击着他的内心。他哽咽着说:“每采访一个人,我就深受一次教育,过去只是看到了‘三线’建设的表面,深入了解之后,我才深深领悟到‘三线’建设的力量。作为‘三线’建设亲见亲闻的这一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三线’建设的历史和‘三线’精神中大量涌现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事迹记录下来,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乌蒙深处的记忆》的后记里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兼备物质和精神两个条件,物质生产落后的民族不可能崛起,精神颓废的民族必然走向衰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建造物质的大厦,也需要建造精神的大厦。”

采访临近结束,彭永学亲自将《乌蒙深处的记忆》赠送给记者,并细心为记者圈注了几个让他至今难忘的故事和人物,这又何尝不是“三线”精神的传承。(乌蒙新报记者 石有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