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走进凉都 » 畅游凉都 » 凉都文化 » 三线文化
如火如荼的年代 激情燃烧的岁月——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回眸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水钢(青杠林)首座高炉出铁庆典。邓崇高 摄

水城水泥厂建厂动员大会。朱光发 摄

水钢第一炉铁出炉。邓崇高 摄

六盘水师专的“干打垒”。

基建工程兵四十一支队建队之一(盘矿供片)。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六盘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为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三线”历史,更好地理解“三线精神”,传承“三线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本报特推出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回眸专题报道。

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 “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亿元建成1100个大中型企业,历时3个五年计划480万人从东部内迁。

战略决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建国才十四五个年头的新中国,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周边国际环境:南面,美国对越南的战争逐步升级,战火有蔓延到中国的可能;东面,台湾蒋介石当局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企图“反攻大陆”;西面,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不断制造事端,进行挑衅;北面,苏联已开始派重兵进驻中蒙边界,战略导弹也直指中国。因此在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把新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作为考虑问题的前提,国家经济建设必须以准备打仗为出发点。

1964年7月,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四川西昌联合召开了以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为中心议题的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议(西昌会议)。会议所作的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设攀枝花(渡口)钢铁基地和相应的供电设施;

二是建设与攀枝花钢铁基地互为配套的、以六盘水矿区为中心的煤炭基地;

三是修建成昆、川黔、滇黔三条三线铁路,使之形成大西南的骨干交通环线;

四是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国防军工生产基地。

1964年8月中旬,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三线”建设规划会议上,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的决议。决议明确贵州和四川两省为西南“三线”建设重点,主抓国防工业。

八方支援:贵州的“三线”建设,从工业布局上看,是以贵阳为中心,以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重点,沿着铁路干线呈辐射状态展开的;从工业门类上看,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军工和煤炭工业为重点,使冶金、电力、建材、机械、电器、化工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

按照周恩来总理“一、二线要大力支持三线建设”的指示,本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原则,国务院各部委分别进行了周密部署。从1964年起,来自勘探设计、煤炭、钢铁、电力、铁道、交通、建材、化工、国防军工、电子科技、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物资贮运、基建施工等各条战线和人民解放军的18万精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陆续会聚贵州高原,打响了贵州“三线”建设大会战。

六盘水市,就是这样一个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城市,“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

“江南煤都”、“十里钢城”,奠定六盘水工业基础的“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

“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六盘水地区进行的“三线”重点建设共投资29亿元,其中工业基本建设投资24.85亿元。在工业基建投资中,为开发煤炭资源共投资19亿元。经过二十年的大规模集中建设,相继建成六枝矿务局、水城矿务局、盘江矿务局、水城钢铁厂、水城发电厂、水城水泥厂、六盘水煤矿机械制造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构建了以煤炭为主体,包括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在内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从而为后来六盘水市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六盘水“三线”建设最具战略意义的成果是,随着“江南煤都”的建成,迅速扭转了我国当时已延续多年的“北煤南运”的局面,使贵州成为长江以南唯一一个可输出煤炭的省份。

1964年7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在四川西昌召开的“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议(西昌会议),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设与攀枝花钢铁基地互相配套的六盘水大型煤炭基地,从而正式确立了六盘水在大西南“三线”建设格局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六盘水的“三线”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1965年11月1日至1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中央领导视察大西南“三线”建设期间,于11月24日亲临六盘水矿区地宗煤矿基建施工现场视察,后又为贵昆铁路关寨车站题写站名。小平同志在视察大西南“三线”建设期间,针对六盘水境内如何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在加强铁路建设、煤矿建设的同时就地发展钢铁工业和火力发电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实践证明,小平同志早在近半个世纪前就为六盘水绘制了前景广阔的工业新城蓝图。

六盘水矿区的建设:1966年7月1日至9日,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在盘县召开六盘水地区综合规划会议,研究六盘水地区的“三五” 综合规划编制问题。逆境中的彭德怀元帅以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的身份莅会,会后彭德怀元帅还视察了水钢施工工地和水城发电厂厂址。

经过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并排除“文革”的干扰破坏,六盘水煤炭基地如期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夺煤保钢”的要求。1970年4月24日,六盘水矿区第一列满载乌金的货列从水城矿区的野马寨火车站发往四川渡口,使周恩来总理关于攀枝花钢铁厂必须于当年7月1日出铁的重要指示成为现实。

从1964年开始,为加快大西南煤炭工业“三线”建设步伐,煤炭工业部先后从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5个矿务局抽调27支基建队伍开发建设六盘水矿区。加上1966年矿区设立的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小井开发处和从贵州、四川两省招收的工人,六盘水矿区共有30支矿建队伍在崇山峻岭中艰苦鏖战,总人数超过8万人。当时,全国煤炭基建队伍共统编为95个工程处,其中近三分之一集中在六盘水。

水城电厂的建设:1964年9月,根据西昌会议精神,水利电力部派西南电管局会同华东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到水城选点,拟在水城大河边天生桥(水帘洞)建设代号为“572工程”的水城火力发电厂。1966年7月,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委主任李井泉、副主任程子华、彭德怀出席盘县会议后视察了“572工程”现场,并确定了厂址。

1966年10月,水城电厂破土动工。经过八年艰苦奋战并攻克道道难关,1974年9月26日一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是当时贵州省第一台50000千瓦高温高压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978年12月26日,水城电厂第二台75000千瓦同型机组并网发电。

水城钢铁厂的建设:六盘水的钢铁工业建设发端于1965年冬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西南“三线”建设之行。小平同志明确阐述了在六盘水建钢铁厂的“煤钢联盟”的思路,即通过当时正在修建的贵昆、成昆铁路,利用六盘水向攀枝花运煤的返程空车运回铁矿石,形成两地间“钟摆式”煤铁对流。经过充分研讨,形成了西南钢铁工业发展的方案,决定在建设攀钢、昆钢的基础上增建六盘水的钢铁厂。水钢建设会战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1966年3月25日,冶金部下达1966年水钢基本建设计划,拨款800万元。从五月份开始,水钢建设会战在矿山系统、高炉系统、焦炉系统、辅助系统全面展开,冶金部从各省抽调参加会战的队伍达三万多人。

1966年7月26日,水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8月6日一号焦炉破土动工。

由于“文革”内乱的严重干扰破坏,导致水钢1967年上半年一号高炉、一号焦炉建成投产,1968年上半年二号高炉、二号焦炉建成投产的第一次会战目标未能如期实现。

1977年底,以建设二号高炉、二号焦炉为目标的水钢第二次建设大会战开始。二号焦炉、二号高炉分别于1978年10月和12月建成投产。至此,水钢基本形成年产65万吨生铁的综合生产能力。

水城水泥厂的建设:六盘水矿区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全面启动后,对建筑材料的需求特别迫切。1970年12月26日,一二五厂第一条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厂名正式改为贵州水城水泥厂。1971年12月1日,第二条水泥生产线也建成投产。1973年12月,贵州水城水泥厂按计划全部建成。

“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企业,成为六盘水新兴工业城市发展的支柱,“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

铸就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谱系,“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

六盘水是“三线”建设孕育、催生的城市。原先分属安顺、兴义、毕节三个地区且边远落后的六枝、盘县、水城这三个农业县,经过以“三线”建设为契机的整合,从三个矿区变为三个特区;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到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最后到六盘水市政府,这段政区建置和政权建设的历史清晰地表明: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

“三线”建设在为国家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几万“三线”建设大军告别故土和亲人,从全国各地奔赴六盘水,踏上了艰苦创业的征程。他们满怀豪情,在偏远落后的穷乡僻壤担负起修铁路、打钻井、开煤矿、架电线、建高炉、办工厂的繁重任务。他们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只求奉献,不讲条件,终于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并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既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也交出了绚丽多彩的人生答卷。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贵州是典型的偏远落后省份。从自然环境上看,这里山高谷深、坡陡路险、交通闭塞;从经济状况上看,全省经济刚从三年困难时期的窘境中开始恢复调整,许多山区民众尚未解决温饱。“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广大山区的真实写照。在生活保障困难较大的条件下,从天南海北汇聚到这里的“三线”建设大军头顶青天,脚踩荒原,吃的是包谷杂粮,难见大米白面,住的是帐篷房、芦席棚、“干打垒”,干的是夜以继日的苦重累活。绝大多数建设工地不通公路,人抬肩扛搬运设备物资是创业者的家常便饭。

怀着“早日把三线建设好,让毛主席睡好觉”的坚定信念,广大“三线”建设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身居山沟、报效祖国。他们高喊的是大干快上的豪言壮语,践行的是奉献拼搏的高尚情操。简易帐篷前用石子拼成的“艰苦奋斗”,山洞岩壁上书写的“身居山洞观世界、脚踏群山争先锋”,就是创业者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可敬可爱的“三线人”在六盘水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许多“三线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经成长为六盘水各条战线的骨干和栋梁。

“三线精神”铸就了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谱系,“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