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走进凉都 » 畅游凉都 » 凉都文化 » 风土人情
岱港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张焱 雪娇

  六枝以东约25公里处,有一个与普定县朵贝村相邻的自然村寨叫岱港。其四面环山,林木葱翠,村后的大山梁子更显雄奇。若登高远眺,东面百里山川尽在眼底,春来百花满山,夏秋果实飘香。特别是采茶季节,村前村后郁郁葱葱,茶山上一天到晚歌声不断。岱港茶在以前很出名。因产量高,质量好,茶味浓香,吸引了众多商客。过去多次在村里召开物资交流会,都以茶叶为主。很久以前从安顺绕普定,过郎岱,往水城、威宁、宣威,乃至昆明的茶马古道就经过岱港。在军事地图上标的“岱港关”就是岱港丫口,可见其战略位置之显要。“打击投机倒把”时,水城、威宁、宣威等地的人到岱港进茶叶,无论怎样包装“偷运”,大多数在岱港关被没收。这里曾流传过唐二祖马陷污泥的故事;有大窝地流盐巴水的传说;发生过苗屯与官家大园争战的事件。
岱港寨子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但当初不称岱港,而称“小桥”。
  很久以前,岱港一带都称黑洋大箐,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杂草丛生,常有豺狼虎豹出没。明洪武年间朝调北征南,才使这里有人繁衍生存,躬耕日月。当时的山民大多是苗族、布依族和仡佬族。当时,寨子主要在干坝以西的小河边,因搭小桥通两岸,故将寨子叫做“小桥”,这一叫就是多年多代。
  由于各族百姓通力合作,小桥的人烟、物产、建筑等有所发展。然而,因受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寨上突发“麻脚瘟”和“鸡窝病”。因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使疫情如春风野火,遍地皆燃。死者如大田之中倒草把。很快,小桥人家尽皆罹难。唯有一对年轻人侥幸逃脱。原来,他们是一对恋人,当初他们私下定情,两家父母都不同意,无奈,只好私奔,隐居山岗。寨上“麻脚瘟”、“鸡窝病”突起。短短时间,横扫小桥人家,留下田地无人耕,留下财产无人管。他俩悲痛之极,但无法可想。后来,大批官兵进寨,搜葬骸骨于仡佬坟、苗坟,寨子才逐渐有人迁入。此时,这对年轻人已做了父母,已从山岗密林移居寨中。别人问及寨名,无言以对。这对年轻人因自己在岗上隐居的时间过长,便将寨子叫做“呆岗”,此后,“呆岗”又被叫做“岱港”,流传至今。
   岱港寨经历瘟疫灾难之后,人烟从少到多,再经多年,寨子才像个样子,但天灾人祸,时有侵袭。最严重的一次战争灾祸是清朝咸同年间。清政府腐败,官场黑暗,农民纷纷起义。一天,一支苗族起义军路过此地,临扎岱港。几日后,突闻清军追剿,义军逃奔,攀登苗屯,岱港苗民怕受牵连,也尽随上了苗屯。不久,清廷云南提督亲自统队追来,移营屯下,想把山上人活活困死。殊不知山腰有水,一时难以奏效。于是清军弄来一张1人多高、4人合力共拉的弓箭将一封信射到山腰。信的内容是要义军下山议和。为表诚意,三日后,清军果然在官家大园杀猪宰羊,晌午时,酒肉烟味尽往山上飘,饿了多日的义军以为无诈,鱼贯下山饮酒吃肉,然而酒足饭饱后,官兵出尔反尔,杀戮义军及岱港苗民。一时间只见人头如瓜滚,血水流成溪,横尸遍地,惨不忍睹。
   此后,岱港又听不到鸡叫狗咬,田地再次荒芜。过了多年,周围小村寨陆续才有汉人搬进来。现在岱港寨共有20姓,120多户人家,500余人口。在这个“大家庭”中,有多个“第一个”值得记取:第一个当领导真正为百姓办好事的人罗云先;第一个公社干部龚兴安;第一个出席六枝特区第一届妇联大会大队妇女代表邓志名;第一个当兵的人王少华;第一个大学生并当过教师、记者、编辑和音乐家的人魏荣;第一个舍己救人小英雄叶华;第一个玩汽车的魏老二。
  岱港寨,历程艰辛,脚步稳健。愿它在六枝,在茶马古道上闪耀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