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概述

2011年12月27日至30日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王晓光代表中共六盘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打造现代特色都市 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六盘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届委员会,共有委员39名,候补委员7名;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共有委员25名。

2011年12月31日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选出市委常委12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彬、王晓光、向昀、杨宏远、李朝卉、何刚、何冀、汪寿武、陈少荣、周斯弼、徐立平、魏树旺。选举王晓光为市委书记,何刚、何冀为市委副书记。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向昀为中共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马莉、张洪、孔跃辉为副书记。


打造现代特色都市

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

六盘水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王晓光

(2011年12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回顾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市纪委和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大力推动转型跨越,实现增比进位突破,打造现代特色都市,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六盘水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来,五届市委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面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党的建设新篇章。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是2006年的2.41倍,年均增长15.02%;完成财政总收入126亿元,是2006年的3.39倍,年均增长2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是2006年的3.77倍,年均增长30.4%。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五年来,共实施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413个,其中产业项目313个、总投资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7户,累计新增47户。2010年盘县、钟山区分别进入全省经济强县第2位和第7位,六枝特区、水城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位次前移。“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开局良好。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原煤产能达到8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钢铁产能达到500万吨,水泥产能达到500万吨。鑫晟煤化工一期30万吨甲醇项目建成投产。“2+12”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资本形态的现代农业已具雏形。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7.83:58.86:33,31调整为2011年的5.35:62.83:31.82,工业主导型经济更加突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镇胜高速公路境内段建成通车,水盘高速公路、六镇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境内段、六沾铁路复线、长昆铁路客运专线、六盘水机场全面开工。新建等级公路447公里、农村公路4502公里、运煤公路277公里。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98处,完成病险水库治理31处,解决了55.13万人的饮水困难,黔中水利枢纽和双桥、鱼洞坝、旧院、卡河等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完成营造林面积13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88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3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建成500KV、220KV、110KV变电站34座。广播、电视、通信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城市实现了全面普及,在农村实现了广泛覆盖。

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完成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128平方公里扩大到293平方公里,大城市雏形逐步展现。同步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完成了凉都大道、人民路建设改造,康乐北路、红桥路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心城区“五横十五纵”的支撑路网初步形成。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凉都森林公园、明湖湿地公园、麒麟山文化公园、环城林带建设和水城河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3%。城市公交、供电、供气、供水、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批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公共停车场建成使用。深入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满意在六盘水”和“双创双建”等专项活动,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品位不断提升,先后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等称号。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8%,步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水钢与首钢实现资产重组,盘江精煤集团实现主业整体上市,先后进入“百亿企业”行列。支持省属大企业主辅分离,基本完成了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投资融资,财税金融、医疗卫生、集体林权、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强软环境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政务环境持续改善,市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率分别达到53.1%、42.3%。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从30%提高到36%。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与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26个,实际到位资金484亿元,是前五年的3.66倍。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3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69万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教育资源整合成效显著,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六盘水师专实现“专升本”。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21万人、42.8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52%,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9万户、“美好家园”建设1.22万户,建成和在建廉租房31020套、经济适用房7368套、公租房2200套。投资近10亿元的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即将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高度重视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发放临时价格补贴9368万元、生活用煤补贴4.75亿元。投入扶贫开发资金9.6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6.91万人。预计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年均增长12.3%和14.2%.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006年的2.71下降到2010年的1.53。“五五”普法全面达标,依法治市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平安凉都”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稳步提升,摆脱了连续四年安全感指数全省排名挂末的被动局面。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大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政协工作的意见,人大、政协履职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舆论工作不断加强,外宣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更加规范、科学、透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引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接力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五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驻市中央和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市改革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收获伴随着艰辛,成功凝结着智慧。五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动实践,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是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法宝。思想的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观念的滞后是最致命的滞后。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思想境界,用全局意识、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困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快发展小困难,慢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又好又快,更好更快。三是必须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目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始终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施政、理政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察民情、解民忧、顺民怨、纾民困,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就有可能丧失。要始终坚持守士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的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五是必须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求。科学发展,必须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干,不务虚功,以一流的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六是必须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保障。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党心连着民心,党风引领政风、带动民风。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全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仍然是最大的市情。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做大总量、增比进位、转型跨越,压力叠加,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最大的瓶颈。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城乡功能性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健全、不配套,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发展的协调性不强仍然是最大的矛盾。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四是经济对资源的依存度较高仍然是最大的现实。由于资源开采引发矿群矛盾增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节能排减压力大,创新驱动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五是思想解放不够仍然是最大的障碍。在体制机制瓶颈面前,一些干部敢于探索突破的胆量还不够大、办法还不够多,直面挑战、战胜困难、缩小差距的思想准备不足。六是干部作风问题仍然是最大的症结。少数干部精神不振,作风不实,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担当力不够强,有的甚至消极腐败,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十ー五”期间,我市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竟争力由178位下降到218位,五年下降40位;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由最高年份的11.25%下降到2010年的10.8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居高不下,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1.54倍、3.39倍;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4:1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发展速度慢、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不高,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我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大调整、大开放,大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我市将历史性地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加快转型的提速期、推动跨越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六盘水作为一个“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步入了厚积薄发、加速腾飞、全面跨越的新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市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不平衡的市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全省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态势下,我们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省政府对六盘水发展寄子厚望、要求更高,310万各族人民对六盘水未来无限憧憬、充满期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今后五年,纵观国内外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市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分工深度调整,资本要素加速流动,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发展空间无限广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即将出台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发展潮流势不可挡。六盘水谋求大发展、推进大转型、实现大跨越,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在全省发展中“走前列、作表率”和成为“全面小康先行区”的重任,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抓转型、跨越抓项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三大战略”,推进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实力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文明城市、幸福城市,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市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总额在前五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的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城市200强行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强市转变,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转变,区域性中心城市向现代特色都市转变;把六盘水建成贵州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谐社会模范区。

(一)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建设实力六盘水

建设实力六盘水,产业是基础。必须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贵州西部产业聚集、特色鲜明、集群隆起的特色经济带。

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要求,突出科技引领、循环发展、项目支撑、园区承载、基地带动,变“地下”为“地上”、变“黑色”为“绿色”、变资源为资本,走出一条以煤为基、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路子。要立足煤,做优做强煤炭产业。重点是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全面提升煤炭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建设安全标准化矿井,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确保产能稳定在1.5亿吨左右,巩固提升我市大型煤炭基地的地位。要依托煤,延伸煤炭产业链。重点推进煤电化、煤电钢、煤电铝、煤电材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加强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产业的丰厚度,力争电力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钢产量达到1000万吨,水泥产量达到1000万吨,打造一批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煤化工基地。要超越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煤矿成套装备、铸造加工、汽车及零配件、风电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把我市打造成西部重要的矿山、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要跳出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高端化、轻型化发展。要全力扩大工业投资,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厂市共建”,确保完成3000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煤炭、电力、冶金、煤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为重点,建成一批100亿、500亿、1000亿级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要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2+12”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确保每个县区建成2-3个市级以上、1个省级以上园区,全市建成2个产值超500亿元、4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上市公司4户以上。

着力推动农业特色发展。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发展工业的经营思想、生产方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标准农业、观光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要求,发挥我市农产品“优质、生态、富硒”的特点,重点抓好马铃薯、畜牧、蔬菜、茶叶、油茶、生姜、猕猴桃、核桃、中药、烤烟等“十大产业”,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成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提升我市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按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冷链、物流、金融、信息等市场服务配套,农业机械、科技培训、疫病防治、质量检测等技术服务配套,不断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进“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大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强化政策配套支持,确保六枝、盘县、水城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减贫摘帽”。

着力推动服务业高端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业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结构提升。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会展基地和金融生态城市,增强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旅游、健身、家政、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承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大重点景区、旅游公路、星级酒店、避暑基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乌蒙之巅”、“夜郎故地”、“高原峡谷”、“三线探秘”、“康体健身”之旅等特色旅游品牌,使六盘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四位一体”,全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根据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镇空间布局和交通走廊建设,科学定位功能分区,优化生产力布局,加速资源整合和要素吸纳,推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和产业集约发展,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单位面积产出率,构建特色经济带、新型产业板块、卫星城镇组团、绿色生态长廊,把空间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强化规划引导,实施分类指导,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六枝奋力攻坚、盘县加速堀崛、水城全力突破、钟山率先跨越,确保五年内盘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两年内六枝特区、水城县进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钟山区在全省经济强县的排位上升2位以上。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全面建设魅力六盘水

建设魅力六盘水,城市是形象。必须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以打造“中国凉都”城市品牌为核心,做到生态环境一流、规划设计一流、建设速度一流、管理水准一流,实现城市规模、功能和品位同步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的首位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力打造生态环保之城。坚持开发与保护、节能与减排、治山与兴水相结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继续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高污染企业,在重点行业加快先进装备、技术、工艺的推广使用,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统筹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和过境天然气一体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继续实施天保、珠防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景区景点绿化建设。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加强对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形成地表水清洁、地下水丰沛的水生态系统。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在加快发展中实现青山永驻、碧水长流、天空常蓝。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之城。以第四轮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设计,实行多轴向拓展、网络化开发,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由“单核心圏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向组团式”转变,形成多极化、组团式、网络型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对城市用地实行“五统一”管理,建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准、体现城市风貌、展示凉都形象的绿色生态城市综合体,打造现代化城市客厅,加快形成“一城两核三组六片”空间布局,全面支撑市中心城区辐射和聚集作用的发挥。坚持城市扩容与提质并重,把现代元素、文化元素、生态元素融入城市风貌规划和设计,特别是对城建标志性工程、标志性地段和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要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致建设,打造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精品。全面启动城市综合交通、绿化、水系、灯饰“四大系统”建设,加快构建市政设施、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能源供给、信息网络和防灾应急体系。健全城市管理网络,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启动国家级卫生、环保、园林、旅游、双拥“五城联创”计划。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建设集政务、城管、交通、环保、民生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标准化,创造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力打造宜游宜购之城。以市中心城区和六枝平寨、盘县红果为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建成一批功能突出、业态先进、集聚力强的重大商贸设施项目,同步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物流园区等商业网点结构布局,搞活商贸流通,建成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商品集散地。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着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综合功能配套区和特色街区,吸引国内外著名品牌和知名连锁店入驻,把六盘水建成名品聚集、时尚领先的消费中心、购物天堂、休闲之邑和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消夏文化节内涵,定期举办国际国内一流的商务会展、商业演出、文体活动,打造节会名都。强化规划引导,积极扶持专业型、主题型、地标型等高品质商务楼宇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CBD经济等各类总部经济,增强产业聚集力、要素吸纳力和区域带动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提升创新驱动力,全面建设活力六盘水

建设活力六盘水,创新是动力。必须紧紧抓住并利用好我市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用“试点”倒逼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借力借势借梯发展,增创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新优势。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树立全局眼光,增强系统思维,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各项改革统筹协调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运作资源、产业、资本、市场、技术和人才的能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精简、下放、规范行政审批,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非公有制经济要旗帜鲜明支持,真心实意关心,理直气壮帮助,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全面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加快构筑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城际轻轨、民用航空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大流通、大融合,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友好城市、川滇黔十市地州的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黔中、滇中、成渝、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对接珠三角、长三角区和东盟自贸区,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牢固树立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GDP、就是明天的就业、就是明天的税收的观念,坚持内资与外资并重,着眼于招大引强选优,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企业的对接,争取更多体量大、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落户我市。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命线”的观念,全力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宜居宜业的创业环境,全面提升我市环境竞争力。

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路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将一些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布局到我市。坚持科技进步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产学研联盟,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开发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力争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全力推进重点园区加快发展,努力建设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和高科技企业聚集区,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强企业。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采取团队引进、项目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吸引更多一流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使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汇聚、创新财富充分涌流。加大人才才政策创新力度,重点突破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人才吸引人才,以价值体现价值,以财富回报财富,全面放大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使六盘水成为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文明六盘水

建设文明六盘水,文化是灵魂。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努力把我市建成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强市。

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导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成为全市不同阶层的共同精神追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全市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文明市民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以“开放创新、团结奋进”为核心的贵州时代精神,深入开展“感动凉都年度十大人物”等群众性评先选优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形成热爱六盘水、建设六盘水、振兴六盘水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施特色文化保护工程。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深入挖掘“三线”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夜郎文化、工业文化,加强对历史街区、古城建筑、民族古籍、民风民俗、民间工艺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发展。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申报工作。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培养基层文化骨干、民间艺术人才,扶持发展地方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打造具有凉都特色的地域文化。

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市级“七馆四中心”,县级“四馆两中心”,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村级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能力。抓好城乡文化阵地和服务网点建设,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构建全覆盖、普惠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下乡常态化、长效化。创新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和产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等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福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打造“中国凉都”避暑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力实施“六大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一批文化拳头产品和服务品牌,扶持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推进文化与旅游、资本、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

(五)提升民生保障力,全面建设幸福六盘水

建设幸福六盘水,民生是根本。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正确处理好统计指标和感受指标、平均数和大多数的关系,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利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不断适应全市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加快建设人民富裕的全面小康。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完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重点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低收入人口、困难企业职工三个群体的增收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家庭财富普遍增加。完善和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援助制度,使各类群体充分就业。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建设人民普惠的全面小康。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互衔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一管理,解决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和医保即时结算的问题。大力提高失业、工伤、生育参保覆盖率,加快推进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农村改危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改善城乡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以公平优质为重点,办好更加规范的学前教育,更加均衡的基础教育、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加快普及和全面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水平。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实现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竞技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族人事业,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加快建设人民安稳的全面小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认真贯彻落实“群众工作九法”,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实现社情全掌握,责任全落实,服务无遗漏、管理无缝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危机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凉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办好六盘水的事,关键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好,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转型跨越的强大力量。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干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牢思想根基,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始终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建立党员干部点学、自学、讲学、述学、考学制度,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切实做到勤学习、通政策、善操作、会落实、敢创新,不断提升谋划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富民强市的中坚力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的要求、把政治坚定,作风扎实、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打造一支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竟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选贤之门,广辟任能之路,坚持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真正把各方面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把严格要求干部与关心爱护干部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奖惩办法,特别要加大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考核,以大招商检验干部能力,大评议识别干部优劣,大考核决定干部去留,真正形成奖勤促懒、奖优促劣、奖快促慢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让奋进者得到褒奖、懈怠者受到鞭策、平庸者感到不安。着眼事业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长远需要,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制定完善定向选拔、破格提拔规定,建立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落实好“两项待遇”,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重点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等要素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坚持分类指导,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扎实开展彰显时代特征的系列主题活动,努力打造富有实效性、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继续选派机关中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和党群共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市与农村、机关与企业、机关与社区基层党组织“互助共建”活动,有效整合人才、教育、信息、阵地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推动农村、机关、企业、学校、园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全方位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纪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模范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和规定,力戒权力滥用、力戒放纵自我、力戒见利忘义、力戒浮华攀比,守住正气、守住道德、守住良心,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积极推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在法律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人事任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继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对台、外侨等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认真抓好“六五”普法,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在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保证和实现司法为民,司法公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看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关键要看是不是有鲜明的发展导向,是不是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不是有强劲的工作动力,是不是有浓厚的干事氛围。为政之要,贵在力行。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光说不练、光讲不干,盯住不落实的事道,追究不落实的人。要大兴勤勉敬业之风,不当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的平庸官,不当不推不动、推也不动的懒散官,不当贪图安逸、事不关己的逍遥官,不当墨守成规、求稳怕变的太平官。要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始终保持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找准差距,对标一流,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和快的赛。要大兴为民利民之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营养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我们的任务无比限巨,使命无尚光荣。我们相信,五年之后的六盘水,一定会是一个全市人民引以为骄做的城市,一个全省综合素质一流的城市,一个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令人向往的城市。让我们更加緊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全面实施“三大战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为实现建设“五个六盘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都市: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的、不同职业身价的居民,大部分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都市的四个特质:(1)较充分地享受社会的生活和文明;(2)商业和工业中心——有大规模的货品和劳务;(3)有某种程度自治的人口;(4)孕育文化的中心,保持文明的高度形式。都市与城市的区别在于:都市的特质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气势很宏大;而城市有单一职能,也有多种职能。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起,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法人企业。

3、“2+12”产业园区:“2”指红桥新区、两河新区;“12”指六枝木岗、岩脚、郎岱,盘县鸡场坪、保田,水城发耳、玉舍、董地、蟠龙,钟山水月、汪家寨、大湾产业园区。

4,四在农家:指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5、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在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

6、城市建设用地“五统一”:指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统一收益。

7、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功能综合体。

8、一城两核三组六片:“一城”指市中心城区,“两核”指钟山和双水,“三组”指大河、汪家寨、玉舍组团,“六片”指德坞、钟山、水月、双水、老鹰山、红桥片区。

9、智慧城市: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利用,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

10、CBD:英文全称为 Central Bussiness District,即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城市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1、市级“七馆四中心”:“七馆”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档案馆、地方志馆;“四中心”指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

12、县级“四馆两中心”: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

13、六大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六盘水会展中心,凤凰山文化广场,凉都大剧院,夜郎文化创意园,凉都影视文化中心,牂牁江影视拍摄文化旅游基地。

14、群众工作九法:2011年5月24日,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出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九种方法:一是心里装着群众,遇事想着群众;二是放低姿态,平等交流;三是说群众的话,讲群众的事;四是学会道歉认错,敢于让步妥协;五是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六是有理说理,以理服人;七是言而有信,兑现承诺;八是贴近群众,问计基层;九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5、“两项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

16、“两新”组织: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年换届以来的工作情况及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向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树正气、提效能、优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规范了从政行为。始终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作为规范廉洁从政行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方案》。每年年初,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与四个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主要领导签订《勤政廉政责任书》,及时分解和安排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务,年末由市委常委亲自带队检查考核落实情况。认真落实各项监督制度,审核干部廉洁自律情况935人次;79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上报了个人有关事项;开展任前廉政谈话2100人(次),纪委主要负责人与下级主要负责人谈话496人(次),诫勉谈话216人(次)。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领导干部主动上缴礼金214.74万元;清理纠正“小金库”65个,涉及金额1992.76万元;对公车私用、借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大操大办请客收礼的3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发展。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大局的目标要求,反腐倡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是监督检查畅通政令。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改善宏观调控、价格监督、节能减排、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农村保障房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健全了重大项目调度、提醒、问责等机制,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监督检查292次,共发现问题385个,提出整改意见381条;对全市149个重点项目、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133个新开工项目进行重点督查,组织开展监督检查297次,督促落实整改措施470余条,整改存在问题265个;对全市500万元以上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排查,排查出问题579个,纠正和整改问题504个。二是“三项清理”严格规范。把抓好“三项清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清理出149个问题,整改136个,清理出各种欠款3.09亿元,已清收2亿元,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517.02亩。三是强化责任严肃追究。因工作失职渎职共有181名干部职工受到责任追究;项目建设责任追究立案查处30件,党政纪处分28人,批评教育16人,诫勉谈话1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收缴违规车辆4台,违纪资金174.78万元;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151人受到党政纪处分;“三项清理”中立案5件5人,诫勉谈话2人,党政纪处分1人,移送司法机关3件6人;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失职渎职给予党政纪处分15人,诫勉谈话42人,批评教育60人。

民生突出问题竭力解决,进一步促进了和谐稳定。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定方向、明思路、拿措施、出实招,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大批民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是“三访”活动为民解忧。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竭尽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民怨、构建社会和谐。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领导干部共接访群众729批(次)2711人(集体访98批次1706人),走访3370人次,回访626件939人次,已办结626件,办结率85.87%,满意率74.76%。二是关注民声为民谋利。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对全市768个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备案制、公示制管理。认真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23件29人,纠正涉农违规资金400余万元。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组织检查教育收费1436所(次),查处学校乱收费案件9起,查处违规收费181.9万元。切实纠正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市12家二级以上机构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7.93亿元,让利患者2693.7万元。三是搭建平台为民服务。政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市、县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98个,村代办点1030个,市、县、乡、村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到基层,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行政监察职能充分发挥,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始终发挥好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廉政和效能监察,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新提高。一是提升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简称“1+8”文件),扎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334个市县党政机关、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一把手”在新闻媒体作出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开展“民主评议百名科长”活动,对100名市直机关科级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中梗阻”问题有了明显好转。市、县两级先后组织42次明察暗访,168名工作人员因上班期间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理。设立市、县两级软环境建设监测点202个,调查处理群众、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72件。二是“四线合一”化解疑难问题。在开通市、县政风行风热线的基础上,实现政风行风亲民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线合一”,创造性地开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直播互动节目,将市直部门领导班子逐个推到“聚光灯”下,接受社会各界及观众、听众和网民的质询,现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74个。全市共有352个行业部门2119人走进电台直播间,回答听众咨询问题798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电子监察助推高效服务。突出简政放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35项减少到173项,非行政审批事项由215项减少到119项,清理服务事项191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因审批超时的单位进行了严肃处理。实行行政许可并联审批制度,推行代办制,对重大项目及政策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自2010年9月1日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共受理行政审批申请7680件,办结7638件,比承诺期限共提前80268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查办案件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纯洁了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5212件(次),初核945件,立案调查697件998人,涉及县处级领导干部3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944人,通过办案收缴违纪资金2204.38万元,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195.2万元。市纪委监察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2408件(次),初核135件,立案调查58件67人,涉及县处级干部28件31人,给子党政纪处分47人,通过办案收缴违纪资金1795.46万元,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532.36万元。重点查处了市煤炭局原局长江涛、市文体局原局长金之栋、钟山区原副区长丁昭进等人受贿案,查处了以水城县副县长陈依良为主的水城县、钟山区教育系统腐败窝案和盘县涉煤领域腐败窝案等大案要案。各级执法机关继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48件530人,提起公诉277件477人;法院系统受理一审贪污、贿赂、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案件260件467人,依法判处经济犯罪分子211件336人;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67件89人,涉案金额4509.24万元,89名国家公职人员受到党政纪处分。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出纪律检查建议、行政监察建议128份,纠正违规问题1397个,通报典型案件120余起。

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进一步深化了源头治理。始终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制定了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政府采购等40余个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三类风险”为主要内容,筑牢“三道防线”,超前控制和化解各类岗位腐败风险。市、县两级400余个单位27000余名干部职工查找出各类风险点48000余个,制定防控措施47000余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七项改革”继续深化,“四项制度”有效落实。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清理纠正违规资金4242.87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40.28亿元。积极推进司法公开,推行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了定期向各民主党派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向前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务、事务公开深入开展。

廉政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廉洁意识。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提升素质、促进廉洁的重要手段。开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系列活动,发放资料9195本,31213名干部职工参加知识竞答。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1500余场次,开展勤政廉政宣讲教育213场次。建成六盘水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2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到基地接受教育。开展勤政廉政先进评选活动,表彰了21个勤政廉政先进集体和42名勤政廉政先进个人,在全市掀起向王瑛、马莉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组织1500余名党员干部到劳教场所、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利用《赌之害》、《天网难逃》、《忏悔录》等片子开展“算好七笔清廉账,树立八个好作风”教育活动。编印《警示录——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等典型案例读本,用身边事对身边人进行警示教育。

纪检机关建设长足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执纪水平。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三个建设年”等学习实践活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岗位练兵提升素质。开展了自上而下,全员覆盖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参练干部达450余人(次)。采取多种方式,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650余人次。创造条件鼓励干部参加各类提升学历教育,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有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6名,大学以上学历占纪检监察干部总数的75%。二是数字纪检增效提速。按照“科技+制度”的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纪检”平台,完成了以纪检OA、电子监察、网络监督投诉三大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纪检”建设,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职能部门行政审批电子化、社会监督投诉立体化的办公系统。三是廉洁高效创先争优。以提高执纪执法能力为基础,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知行果三合一”为重点,以建设“五型”团队为抓手,努力把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四师队伍”,为高效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在全省党委政府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委托第三方民意调查中,六盘水名列第一;2011年,在市直机关作风建设和工作水平委托第三方面向基层民意调查中,市纪委监察局名列第一。市纪委监察局审理室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单位;3人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市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中,7个单位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单位,17名同志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

五年来的反腐倡廉建设,凝聚着各级党组织的关心重视、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的艰辛付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保障科学发展。发展是当前解决一切重大问题的“总钥匙”。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新时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站位全局、主动融入,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动摇、保障发展不松劲,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有新的作为。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力量所在、民心所向,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倡廉建设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四是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严格执纪,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斗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同腐败现象最直接的较量。只有坚持有案必查,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诫勉、震慑作用,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挽救干部的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五是必须坚持党委领导、齐抓共管,不断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深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建设才能获得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力支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六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途径。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和探索,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反腐倡廉建设重视不够,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够有力;二是一些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的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一些反腐倡廉制度措施落实得不够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部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六是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实力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幸福城市”的目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消极腐败现象明显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明显纠正,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明显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反腐倡廉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更加显现。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力求在服务发展上有新成效

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重要部署、重大任务履行职责,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推动发展。要全力保障政令畅通。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与市委思路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要强力推进科学发展。按照省委“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市委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围绕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农业特色发展、服务业高端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鼓励创业者,支持改革者,褒奖实干者,宽容失误者,惩诫诬告者,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推动干部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要着力强化监督检查。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工作就服务保障到哪里。在建设实力六盘水、魅力六盘水、活力六盘水和幸福六盘水的进程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把握监督检查重点,规范监督检查行为,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形成监督检查网络,确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高效落实,各类专项工作得到良好开展,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强化教育,改进作风,力求在廉洁从政上有新作为

始终坚持预防为先、教育为主,既要干字当头、敢字为先,又要快中质优、永葆清廉,最大限度地推进勤政廉政。要抓教育,扎实筑牢防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切实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着力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不断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和办案基地,推进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要转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深入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1+8”文件等规定,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继续组织开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和“民主评议百名科长”活动,进一步用好评议结果。加大治庸治懒治梗治散力度,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梗畅政令、以治散正风气。要重民生,更加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好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的落实,健全完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分配情况的监督。加强对社保、扶贫、低保等涉及民生的专项资金监管。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落实“一把手”上线制度,加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

(三)严明纪律,惩防并举,力求在严肃纪律上有新突破

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的强劲势头,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影响和谐稳定的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在煤炭资源及非煤矿山开发利用中官商勾结、失职渎职、违规投资入股的案件和商业贿赂案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把查办案件与强化监督、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查办一起重大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行业、促进一方工作。

(四)以人为本,执纪为民,力求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举措

坚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为民服务上多支持,在自身言行上多反思,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廉洁从政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继续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注重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撤换等制度。认真执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上级纪委全委会报告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情况的规定。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在专项治理上下功夫。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开展煤矿及非煤矿山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基层基础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加强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基层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抓好农村基层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加强对企业、学校、社区等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覆盖。深入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并与政务、厂务、村务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机结合,切实保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创新机制,加强监督,力求在推进源头治理上有新思路

不断强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突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增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联审联批、全程代办等高效便捷服务机制。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将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监管等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在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到基层,实现全方位的综合监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强化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规范管理。深入推进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设,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把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完善对司法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廉洁。整治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违规违法问题,加强社会领域预防腐败工作。

(六)严格管理,提升能力,力求在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上有新提高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唱响主旋律、争当主力军、打好主动仗,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内容、方式、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纪委常委会和全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着力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增强执行力、担当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同志们,市第六次党代会描绘了六盘水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面完成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既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以创新的思路谋发展,以创新的举措抓落实,以创新的办法求突破,坚定不移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项清理”:指清理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问题,清理土地出让问题,清理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问题。

2、“三访”活动:指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集中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活动。

3、“三个建设年”:指作风建设、环境建设、项目建设。

4、“四师队伍”:指把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让党放心的“忠诚之师”,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正义之师”,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威武之师”,善于攻坚、敢打硬仗的“常胜之师”。

5、“五型团队”:指责任型团队、专业型团队、创新型团队、竞争型团队、战斗型团队。

6、“1+8”文件:指一个实施意见、八个规定。一个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意见》;八个规定:《六盘水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六盘水市首问首办责任制规定(试行)》、《六盘水市限时办结制规定(试行)》、《六盘水市服务承诺制规定(试行)》、《六盘水市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试行)》、《六盘水市重大项目建设督查办法(试行)》、《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监测点实施办法(试行)》、《六盘水市机关效能建设投诉处理办法(试行)》。

7、“四线合一”:指实现政风行风亲民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线整合”。

8、“七项改革”: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

9、“四项制度”:指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

10、“三资”:指资产、资源、资金。

11、“三类风险”:指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12、“三道防线”: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

13、“一岗双责”:指各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既要抓好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时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

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1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经过认真审议,决定批准王晓光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客观全面,提出的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完全符合六盘水实际,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是指导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大会认为,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五届市委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全面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党的建设新篇章。

大会指出,六盘水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谋求大发展、推进大转型、实现大跨越,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体现了省委对六盘水的新要求,体现了全市各族人民盼发展、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抓转型、跨越抓项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三大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保障民生,推进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社会建设,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实力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文明城市和幸福城市,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大会要求,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要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农业特色发展、服务业高端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实力六盘水;要提升城市影响力,全力打造生态环保之城、宜居宜业之城、宜游宜购之城,全面建设魅力六盘水;要提升创新驱动力,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活力六盘水;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特色文化保护、文化服务惠民、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全面建设文明六盘水;要提升民生保障力,加快建设人民富裕的全面小康、人民普惠的全面小康、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人民安稳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幸福六盘水。

大会强调,全面建设“五个六盘水”,关键在党。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提供坚强保障。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的思想根基;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富民强市的中坚力量;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着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勇于争先,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共谱富民强市新篇章,打造现代特色都市,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关于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1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经过认真审议,决定批准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大会认为,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省监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大会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的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市和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大会强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力求在服务发展上有新成效;要强化教育,改进作风,力求在廉洁从政上有新作为;要严明纪律,惩防并举,力求在严肃纪律上有新突破;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力求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举措;要创新机制,加强监督,力求在推进源头治理上有新思路;要严格管理,提升能力,力求在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上有新提高,不断开创我市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为圆满完成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

(一)市委委员名单(39人)

(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 彬    王兴建    王时明    王晓光

邓志宏    尹志华    龙晨明    付国祥

付昭祥    向 昀    刘 纯    刘 睿

杨宏远    杨明达    李维忠    李朝卉

何 刚    何 冀    邹家进    汪寿武

张远才    张志祥    陈少荣    周宏文

周斯弼    袁仁庆    徐立平    高玉林

唐方信    唐明刚    黄 金    黄志芳

梁 建    程绪权    舒 勇    谢朝碧

禄 祎    潘铁军    魏树旺

(二)市委候补委员(7人)

(按得票多少为序)

杨 坚    李文科    余留芬    马 军

赵桂兰    罗资湘    张 洪

(三)中共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25人)

(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 莉    孔跃辉    代云盘    向 昀

汤金云    杨兴祥    李文旭    李佳军

吴 刚    何 勇    沈成秀    张 洪

林书华    罗 敏    周晓波    胡学华

耿贵正    郭丙生    高进文    唐克思

曾晓芳    雷邦元    赫光祥    熊光敏

黎明棣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届一次全会选举结果

(一)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12名)

王 彬      王晓光     向 昀      杨宏远

李朝卉      何 刚     何 冀         汪寿武

陈少荣      周斯弼     徐立平      魏树旺

(二)市委书记(1名)

王晓光

(三)市委副书记(2名)

何 刚      何 冀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结果

书 记:(1名)

向 昀

副书记:(3名)

马 莉    张 洪  孔跃辉

常务委员会委员:(9名)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马 莉      孔跃辉    向 昀      吴 刚

张 洪      罗 敏    周晓波      胡学华

赫光祥

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王晓光

(2011年12月30日)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省委的亲切关怀指导下,经过全体代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大会主席团,代表新当选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以及当选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对各位代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新闻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会期间,全体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为开好这次大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大会审议通过的五届市委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市第五次党代表大会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全面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大会审议批准的市纪委工作报告,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这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三大战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的主题,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省委要求,符合我市实际,体现了发展思路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反映了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展现了我市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一个政治坚定、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为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各位党代表把信任与期望寄托于我们,全市各族人民把改革发展的重担交付给我们,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表率,做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表率,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表率,做勤政廉政、严于律己的表率。我们相信,有省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市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能成为全市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定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的出席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是我市各级机关、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代表的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选举产生过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党章办事,反映了全市广大党员的意愿。我们相信,当选代表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省党代会期间充分展示我市党员代表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的政治素质,充分展示我市党员代表昂扬向上、自强自信、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示我市党员代表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真情为民的良好作风,当好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圆满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前程似锦,正当扬帆破浪;我们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全面实现这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既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大会精神及时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一是要凝心聚力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用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市上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创造性出来,形成建设“五个六盘水”的强大合力。二要开拓创新抓落实。按照本次党代会的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对各项工作进行再审视、再研究、再部署,找准差距,对标一流,拿出更多更好更实更快的措施和方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三要强化考核抓落实。围绕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制度,以鲜明的实干导向,有力的工作举措,完善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联运、整体推进、全面落实的工作格局。四要真情为民抓落实。始终把抓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民富民利民上,结合“两节”期间有关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各位代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在创先争优、增比进位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再创辉煌,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人民寄予我们殷切的希望,事业给予我们广阔的舞台。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幸福的明天,一定属于勤劳勇敢智慧的六盘水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全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各位代表、同志们,后天就是2012年元旦了。新年编织着新的梦想,新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