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热点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十三五总结
向着幸福一起出发——“十三五”六盘水增进民生福祉成效扫描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美丽水城河,百姓的“幸福河”。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技能大赛展风采。

就医环境得到优化。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鲜明的民生底色,是对幸福的最好注解。“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教育、卫生、民生、就业、交通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整体谋划到具体措施,再到实实在在的大变化,汇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

民生:受益最广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各项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

两项制度衔接更加有效。不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提高低保标准,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2.91万名,特困供养对象0.55万名,享受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共13.7万名。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低保衔接,全市共有11148户33446名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享受城乡低保。

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末,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675元/月、4332元/年,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013元/月,较“十二五”末年提高了153.25%;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救助标准大幅提高;残疾人生活补贴按当地低保标准的10%—30%增发低保金。

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全市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9.45亿元。

特殊未成年人兜底保障网织密织牢。扎实开展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有效解决留守未成年人无人监护、失学辍学、无户籍等现实问题。“十三五”期末,全市有留守未成年人17729人、困境未成年人2584人,留守未成年人人数较2016年减少11000余人;将13167名符合低保、医疗等救助条件的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全部纳入救助。

孤儿保障工作持续强化。全市建成儿童福利院5家,集中供养孤儿57人,散居孤儿746人。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600元,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1050元。全市孤儿数量从1200余人逐年递减。

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全面实施。建立机制,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每月参照孤儿标准发放105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截至2020年底,共有1217人纳入保障范畴。

不断加大流浪救助工作力度。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救助机构5家。做好每年度“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共救助临时困难和流浪乞讨人员10727人次。

教育:成果最丰

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教育投入近83亿元,建成投用教育工程项目1232个,新增学位8.42万个。截至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2016年末分别提高。

五年来,我市累计劝返辍学学生10299人次,2960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招入学政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由6.5岁降到6岁,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五年来,我市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89所、县级示范幼儿园158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所数排名全省第三。提前2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与大连市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1+1”改革试验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3所。

五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教师队伍引培工程,招聘教师6712人,培训教师107.57万人次,逐步建立起“新任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阶梯式培养成长体系。累计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4368名。成功创建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5所、省级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基地校4所、省级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优秀工作案例)示范校2所、省级“百校扶百校”基地校5所。

五年来,我市创建全国示范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优质学校和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校2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1所。

实施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落实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经费保障事项。我市实现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标准统一。深化与大连、中山、贵阳等地合作,实现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高校对口帮扶合作全覆盖。

卫生:成效最优

“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和“百院大战”项目,开启了健康六盘水建设新征程、全民健康新时代。

健康扶贫惠民生。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三个三”任务,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以上标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并配有合格医生。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明显,六盘水市2020年度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2021年4月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疫情防控见实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仅用15天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先后派出146名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大连、省将军山医院等地。全面开展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完成疫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65个,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加到18家。全市卫生健康系统1人荣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16人和7个集体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医疗能力稳提升。全市新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医院达到7家,六枝特区、水城区、钟山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1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爱卫工作上台阶。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21年顺利通过复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61个、“贵州省卫生乡镇”67个、“贵州省卫生村”678个。

健康促进走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健康促进区1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个、健康促进区2个,实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

就医环境得优化。将“平安医院”建设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造良好医疗环境。2020年我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委通报表扬为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地区;市卫生健康局被评为“2019年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突出单位”。

就业:推进最实

五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23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04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全市共收到上级就业补助资金7.05亿元,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3亿元。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得新成就。五年来,全市统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培训后就业18.1万人,就业率78.7%。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鉴定)合格10727人,其中初级工3688人,中级工3638人,高级工2567人,技师825人,高级技师9人,高技能人才规模进一步壮大。

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开拓新局面。五年来,全市累计实名制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97万人,实现就业2.64万人,就业率88.88%。全市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66.05万人,跨省务工41.45万人。全市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84万人次,累计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29.66万人次。对“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主要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全市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5万人。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出新成果。五年来,全市共兑现创业扶持补贴1173户1151.8万元,带动就业2061人。五年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万笔16亿元,拉动投资22.5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其中“线上”提供查验征信服务3733人次,发放贷款3384人2.5亿元。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呈现新气象。牢牢守住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一户一就业”的底线,通过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强就业帮扶载体建设、开发公益专岗等措施,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

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建立1个市级、4个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85个乡(镇、街道)人社服务中心,1094个村级社会保障服务站,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464场次,参加企业1.53万家,提供用工岗位8.4万个。

交通:发展最快

高速公路方面,2016年杭瑞高速毕都段和盘兴高速建成、2019年都香高速六威段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015年的319公里增加到44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为4.41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名全省第三。

国省干线方面,2016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乡镇通二级公路建设,全市66个乡镇实现47个通二级公路。建成产业路364公里,实现11个产业园区100%通二级以上公路。建成旅游路279公里,实现27个A级以上景区93%通三级以上公路。

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建成“组组通”硬化路6434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由32%提升至100%,受益群众近120万人。

水运客运方面,六盘水水域通航里程382公里,拥有船舶及水上浮动设施902艘,年客运周转量152万人公里,建成光照库区10个停靠点和毛口码头等8座便民码头。六盘水南客运站、六枝中心客运站、六盘水东客运站相继投入使用,六盘水超长客运覆盖全国35个省市,中短途客运车通达全省,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全域公交惠及城乡群众,已形成“城市公交+站场枢纽+农村客运+云平台”的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航空方面,2020年7月8日,安六铁路开通营运,标志着六盘水进入高铁时代。六盘水月照机场建成通航,开通了直达北京、广州、杭州、成都、上海、西安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打通了连接“北上广”的“空中走廊”,架起了西南腹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便捷通道。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全市共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589亿元,完成铁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公路水路较“十二五”期间457亿元超出29个百分点。

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处治农村公路临崖、临水等隐患里程764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改造32座,新增国省道灾毁恢复治理工程199公里,公路大中修工程184公里,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