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热点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六盘水英烈
罗朝良(1917—1949)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大时代的巨轮载着我们前进, 

毛泽东的明星照着革命的路程。

在这多灾多难的年代里,

为了祖国和人民,

我们愿献出自己的青春。

……


1937 年夏天,这洋溢着青春激情、忧国忧民的革命诗句,张贴在安顺县城,在人民群众中暗暗地流传。它的作者和张贴人就是罗朝良。

罗朝良,又名熊奇、张盈。生于 1917 年,贵州省六枝特区(原郎岱县)岩脚区岩脚镇人。1929 年,罗朝良随家搬到安顺居住。先后在安顺和贵阳读书,此间结识了一些进步青年,明白一些革命道理,参加进步活动。

1935 年,贵阳“七·一九”事件中,中共贵州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省工委负责人林青、刘雪苇等人和一些进步学生被捕,罗朝良的姐姐罗朝秀也同遭入狱。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全国释放政治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风起云涌。1937 年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罗朝秀也获释出狱。1938 年初,组织上派罗朝秀去延安,罗朝良也随姐姐同行。为了路途安全,顺利通过国民党的关卡盘查,罗朝秀改名为熊梅影,罗朝良改名为熊奇, 经成都、西安,到达延安。

到延安后,罗朝良先在陕北安关堡青训班学习,后进入陕北公学分校。这期间,他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史,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对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逐渐从爱国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陕北公学分校毕业后,罗朝良又到抗日军政大学就读。毕业分配时,组织上考虑他是南方来的, 把他分配到新四军工作。

到新四军后,罗朝良被安排在二科搞侦察。1941 年1月,罗朝良在“皖南事变”中负伤,送回延安医治。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45 年冬,经中央组织部派遣,罗朝良回贵州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任务是: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组织地下武装,开展敌后斗争。

罗朝良到贵州后,改名为张盈,以安顺、六枝、岩脚为中心开展工作。在岩脚,罗朝良结识了进步青年王永武、艾永沧等人,向他们讲述当时的形势和任务,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反蒋武装。罗朝良的活动引起了敌特的注意,被迫撤离岩脚。临行前他鼓励王永武等人要坚持斗争, 遇到困难可以去滇桂黔边境的罗盘区,那里的地下党有较长的地下斗争历史,是我们的大后方。

罗朝良转移到安顺,与早年一起参加进步活动的同学封有章取得联系。封有章有个同学叫郭连江,住在安顺北门外的土地坡,那里便于隐蔽和开展活动,郭连江又是土地坡一带的帮会大爷,此人富有正义感,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罗朝良利用郭连江的关系,在安顺土地坡隐蔽下来,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工作。

罗朝良已故父亲张三元和已故哥哥罗朝阳,生前曾分别任黔西卫戎分区司令和黔毕第3 师游击司令官,在郎岱、安顺一带很有影响。罗朝良借父兄昔日的关系,利用亲戚朋友的社会影响广泛结识进步、开明人士,发展反蒋武装。先后动员组织了徐天恩、郭连江、喻忠诚、王永武等多支游击武装。活动范围达镇宁、关岭、普定、紫云等县。在安顺一带,他还组织暗贴《同胞们醒吧!》《献给青年》《给贵州人民书》等反蒋文告,揭露蒋介石打内战的丑恶本质, 歌颂共产党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安顺、郎岱等地兴起的反蒋斗争,使敌人惊恐不安,当时的《贵州日报》上,登载了重赏通缉罗朝良的文告。

1948 年夏,罗朝良前往罗盘区同地下党联系,途中写下《望云山》的诗句,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

诗的最后两句是:

但恨狼烟未尽散;

唯有男儿泛洪波。

罗朝良在罗盘区根据地短暂工作后,回到安顺继续组织武装斗争,迎接贵州解放的到来。

1949 年党领导的郎岱“三·三”暴动后,敌人到处围剿、搜捕与暴动有关或参加革命活动的嫌疑人员。罗朝良的名字自然上了敌人的黑名单。当时,罗朝良隐蔽在安顺西门外谷家,外面风声很紧,封有章等人劝他转移到关岭去避一下风头,但他仍坚持留下来,同敌人斗争。不久, 敌人侦察到他的住所。8 月 10 日,国民党郎岱县政府派出大批军警特务缉拿罗朝良,当天,安顺全城戒严,罗朝良拒捕反抗,被特务开枪击中大腿,落入魔掌。

罗朝良被押回郎岱后,敌人对他施以种种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三天后,罗朝良拖着受伤的身躯,带着沉重的镣铸,被押到郎岱县东门外文家桥刑场。在“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他的热血深深地浸进故乡的土地里。

(执笔:谢春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