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彩天下 »  热点专题 » 六稳六保 » 聚焦六稳六保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我市人社就业部门高质量推进易扶搬迁安置点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钟山区开展技能培训。

市人资社保局到易扶点指导工作。

易扶搬迁点家庭子女在水钢技师学院学习。

鱼塘社区慧智楠欣纺织品加工厂吸纳安置点劳动力就业。

核心提示: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63.3亿元,建成7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0个集中安置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239户1161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627户90432人,占搬迁总人数的77.85%。在“搬”的任务完成以后,工作重心从搬迁为主转向后续扶持为主。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搭建服务平台,创新就业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就业杠杆作用,着力推进易地安置点就业创业工作。

截至2021年10月,在各级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易地搬迁劳动力59761人中,除去照顾老人、病人和小孩等特殊人群外,已累计实现就业创业55396人,占比92.7%。全市搬迁家庭中有劳动力的共25697户,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25697户,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和“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易地搬迁家庭劳动力培训4250人次3359人,培训促进就业2542人,培训就业率75.68%。搬迁劳动力就业效果明显,92%以上的搬迁家庭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创业。

同步推进市内转移与市外转移

在市内转移方面,主要围绕安置点附近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等挖掘就业岗位;在市外转移方面,主要结合东西部劳务协作,发挥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指导站)和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组织和引导,推动搬迁劳动力到市外、省外就业。

围绕安置点附近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挖掘就业岗位,优先安置搬迁劳动力就业。如,六盘水高新区4个安置点附近主要有贵州布衣针纺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荣杰制衣有限公司、贵州魏老妈食品有限公司和六盘水黔椒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30余家,目前已经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200人,还能提供700个稳定就业岗位和1000个灵活就业岗位。又如,水城区在哈青、索玛、新桥、住武等8个安置点,依托平台公司布局食用菌产业项目,目前已经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269人,还能提供900个岗位。鼓励当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如,盘州市大山镇嘎拉河村长洼子安置点附近煤矿吸纳劳动力就业400人,其中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56人。市扶贫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措施,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赴省外就业的搬迁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全市共补贴搬迁劳动力531人。

同步推进技能提升与稳定就业

各级各有关单位坚持以就业为目标导向,围绕我市刺梨、猕猴桃、茶叶、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和安置点周边制衣、制鞋、食品加工等企业用工需求,采取“岗前培训”、“以工代训”、“以岗定培”等方式,组织搬迁劳动力培训。通过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搬迁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和务工就业收入。

2020年以来,全市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9984人,培训后实现就业8756人,培训后就业率88.70%。搬迁家庭劳动力技能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培训后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更加稳定。同时,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搬迁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全市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创业人员4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1.6万元。对吸纳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企业或市场主体,在场所租赁、物业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六枝特区、水城区、钟山区和六盘水高新区对相关企业或市场主体,减免1至3年的场所租金;盘州市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载体优惠政策十一条》,从场地租金、物业费优惠、政策兑现等给予支持。

同步推进居家就业与就近就业

在居家就业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搬迁劳动力就业,主要结合产业发展和搬迁劳动力家庭实际,引导搬迁劳动力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截至目前,易扶安置点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基地)34个,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568人就业。

引导搬迁劳动力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如,钟山区大湾镇大箐安置点暖春饰品厂组织搬迁劳动力开展编织培训,边学边做边就业,合格品当场收购,通过居家编织玩具、饰品的方式实现就业42人。发展地摊经济、赶集经济、建设农贸市场促进灵活就业。如,投资797万元建成的以朵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坐落在水城区以朵安置点(住武社区),为棚架结构,有摊位320个、门面36个,目前已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56人,还可以提供300个摊位。全市认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18个、扶贫基地9个,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280人,让搬迁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如,六枝特区聚福新苑安置点扶贫车间顺骋实业有限公司,常年提供制衣工作岗位130个,吸纳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14人、灵活就业50人。又如,钟山区水月园区安置点扶贫车间贵州旭驰有限公司、六盘水育浚服装有限公司累计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110人。全市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护河护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各类扶贫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弱劳动力(半劳动力)、残疾人劳动力、“4050”人员和因照顾老人、儿童、病人而无法外出务工的搬迁劳动力3386人就业。

同步推进精准服务与人岗对接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专门在200人及以上的安置点建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200人以下的安置点建立了就业工作指导站,为搬迁家庭劳动力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就业服务。同时,印发了《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工作的通知》,市区两级人社、生态移民和乡村振兴等部门围绕“六个紧盯”,联动发力,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在各级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与市内外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的联系沟通,以县为单位建立岗位信息数据库,及时收集、发布和推介就业岗位,全面兑现就业扶贫援助补贴。截至10月,共收集发布就业岗位4152个,其中县内1343个、县外市内2166个、市外省内420个、省外223个,岗位需求人数88086人。通过系列人岗对接活动的开展,人岗匹配效果明显好转,确保了就业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乌蒙新报记者 黄琬荻 实习生 李贵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