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专题已归档

彩天下

市人大代表刘纯:“公平+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去年,全市共投入29.36亿元,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工程项目共248个,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招考补充教师2114人,培育培养省级名校长7名,省级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6名,省级乡村名师31名,省级特级教师11名,开展各类教师培训8万余人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日前,市人大代表刘纯说。

据刘纯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立足六盘水实际,以实现“新两基”为目标,以“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创建为载体,紧抓公平和质量两个主题,努力提升软硬件水平,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5至2016学年,全市完成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19353人,高中免学费15974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8049人次,教育扶贫富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刘纯说:“抓好教育扶贫,就是要把教育发展与农村的整体发展和进步结合起来,把农村教育办学条件提升和如期实现脱贫、同步小康结合起来,切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部署、优先落实。”

对今后全市教育系统如何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刘纯说,一是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认真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8年以前,集中建设300所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规划投资5.8亿元,完成91所全面改薄计划项目学校建设,确保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及辅助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二是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着重解决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小学、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保留和建设管理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力争做到幼儿园不出村,小学、初中不出乡。三是补足教师队伍“短板”,结合学校实际需要,盘活编制存量,创新工作方式,切实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落实好乡村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培训进修等倾斜政策,保障好农村教师待遇。四是全面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并同步启动各学段学校食堂的提质升级,提升营养改善计划质量水平。认真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切实组织实施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政策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政策,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应助尽助。五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3155工程”等,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就业脱贫有机结合,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我市产业转型有机结合,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贫困生职业教育,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确保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100%接受职业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