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五年砥砺前行 今朝春华秋实——六盘水市“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纪实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送法治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工作组到钟山区红岩社区东风路居委会现场查阅资料。


六盘水市司法局法宣科组织市中心法律事务所、钟山区德坞司法所、德坞法律服务所及部分党员志愿者和普法志愿者到钟山区德坞社区德西居委会送去一份法治文化“大礼包”。


市司法局政法冲锋队到建设中路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2019年11月2日,六盘水市召开迎接省督察法治政府考核部署会。

□乌蒙新报记者 张心玥

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工作的强力保障;而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则离不开法治的强力支撑。自“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六盘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作,高点站位、高位谋划、高效推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深化依法治理,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公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8%,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聚焦政治责任,坚决扛起依法治市工作使命担当

六盘水市始终坚持把落实普法责任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六盘水市高度重视,筑牢法治思想根基扛责任、强化顶层设计扛责任、坚持以上率下扛责任,对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等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重要文章第一时间跟进学习,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内容。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十三五”规划以及列为市委常委会历年工作要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制定了《六盘水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明确了主要任务、工作措施等,有序推动普法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普法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指导、督查普法工作。

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普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六盘水市始终坚持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党内法规建设,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提升法治素养。

围绕宪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围绕党内法规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平安六盘水建设开展法治宣传,结合脱贫攻坚开展德治教育,将庭审现场搬到脱贫攻坚一线。结合疫情防控开展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结合扫黑除恶开展法律教育,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16年的10217起下降到2019年的7012起,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围绕法治文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以文化人、以法教人,建设县级以上教育基地12个、法治文化阵地78个,制作“以案释法”报纸栏目240期、“律师说法”微电影120期、“律师在线”电台节目240期,推出《禁毒山歌剧》《伏法》等一大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组织拍摄的《宪法陪伴》微视频获全省微视频展播活动公益广告类一等奖,扫黑除恶微电影《红支书·黑背景》得到中央政法委领导肯定。

聚焦精准普法,确保经济社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在“七五”普法工作中,六盘水市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以“法律十进”为重要载体,推动法治融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突出“关键少数”推动依法决策,始终把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聘请13名法律人才担任市委法律顾问,每年至少开展1次警示教育,通过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现场等方式“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2016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389期1924个法制教育学时,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能力,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满意度为94.55%。

值得一提的是,六盘水市突出“重点人群”增强法治观念,重点抓住青少年群体,有针对性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分辨是非能力,养成守法好习惯。让青少年从小养成学法懂法守法意识,有效预防犯罪主体低龄化。

突出“经济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紧盯产业转型升级这个重点,为“六稳”“六保”提供司法保障,普遍推广法律顾问制度,为263家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3518人次,人民群众对六盘水市法治环境满意度为95.41%,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突出“社会治理”提升法治能力,把普法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一招,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服务、司法鉴定和综合接待等为一体的法律平台建设。

聚焦机制完善,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素保障

在普法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依法治市的重要抓手,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着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全面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由市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每年至少听取1次法治工作情况汇报。市、县、乡、村四级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普法机构,形成了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协调监督指导的工作格局。

全面完善普法创新机制。深化审委会制度改革,推进智慧法院、公益诉讼试点建设,建成科技法庭99个,远程提讯675次,庭审同步录音录像6.4万余次。2019年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3%,位居全省第一。

全面完善督促检查机制。通过审议、督查、视察、调研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七五”普法推进情况督导检查,确保省市“七五”普法《规划》《决议》在全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面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市、县两级普法专项经费足额拨付,各部门各单位均按工作需要保障供给。2016年以来,市、县共投入普法专项经费2200余万元,部门和单位共投入普法经费2700余万元。

全面完善队伍建设机制。整合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行政干警等力量,组建745支政法冲锋队下沉一线,开展法律宣传,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充分调动各级法治宣讲团、驻村队伍、普法志愿者队伍、司法行政法律服务队伍等力量5500余名,城乡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效果明显。

普法工作永远在路上。市法宣办主任、市司法局局长许利霖同志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六盘水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总结“七五”普法工作,提前谋划“八五”普法工作,以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为契机,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到六盘水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努力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的良好氛围,为六盘水市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普法之路,任重道远。顺应历史潮流,传播宪法精神,弘扬法治文明,汲取新时代精神,法治新风在六盘水市逐步形成。2020年9月19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带队,深入现场验收六盘水市普法工作落实情况,并听取了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同志的汇报,给予了“措施到位、工作有力、成效明显”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回首过去,五年砥砺奋进,今朝硕果飘香。展望未来,在“八五”普法征程上,六盘水市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再谱“法治凉都”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English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常见问题 无障碍 关闭